“這又是為何?”我連忙追問,心也是一沉。
“我也是聽我師父說的,本玉師叔年輕時,曾游歷天下。我這位師叔,為人有些好勝。喜歡與人爭斗,年輕時好像遇到過一位茅山顯宗的道友,與其相斗大敗,甚至還遭其羞辱,導致于我這位師叔對正一派的道友,從沒有好臉色。”合意道人如實的說道。
“所以,一會過小暑洞時,掌教,您和守一道友都要小心了。”合意道人真誠的勸告道。
確實,聽到這里,我愁的不行。若是和鄭載道認那樣是個守規矩的,雖然覺得麻煩,但總還是可以試一試,可是這直接就是有過節的,豈不是先就說明我們肯定過不去了?
我一臉擔憂的看向師父,想看看他怎么想。看到我看他,師父依舊是那副淡然的模樣道:“順其自然即可,想那么多作甚?”
聽到這話,我心里頗為不服氣,暗自道:“前兩關都是我過的,師父您老人家一直袖手看戲怕是很爽了,這陣發一道我可就真的無能為力,還得看您老人家的手段。別到時候破不了陣,那可就丟人丟大了。”
三人繼續往小暑洞而去,不過現在就不再說什么,即是不想打破這山間的安靜月色,也是想好好休息休息。道家說出口傷神,少言有利于養氣。
“當、當、當……”鐘聲響徹,不知從山里何處傳來,只是全山都能聽聞這陣鐘聲。
“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唯見于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
不多時,山里又傳來誦經的聲音,這經我倒是極熟悉,是《太上老君說常清凈經》,就是不知山間何人誦經,又為何滿山回響。
驟然聽見這誦經聲,合意道人頓時停下腳步,臉色變得極為肅穆,低聲對我們道:“兩位道友暫歇,還望見諒!”
不待解釋,便面色肅穆的躬身朝向一處隱在云霧里的山頭,雙手合抱,跟著誦道:“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
我一頭霧水的看向師父,不明白這是什么儀式。而且看合意道人的舉動,居然馬上跟著一起誦念,必是極為重大的活動,所以才讓合意道人連給我們解釋的時間都沒有。
要知道這樣突然放下客人做自己的事,該是極為失禮的。可合意道人還是毫不猶豫就這么做了,多年知客,他一定知道輕重。
然而,就連見多識廣的師父,也是面露疑惑。看我看他,也是搖搖頭,還示意我靜靜聽就是,不要打擾。
等清靜經誦完,又跟著唱起韻來,經聲郎朗,不絕于山間。
聽著聽著,我才發覺,這誦經不是單純的誦經,我僅僅是聽在耳中,就有一股莫名的力量使我身心歸復于極平靜的狀態,連雜念都不會生起,猶如仙音入耳,一切魔障自得熄。
喜歡茅山掌教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茅山掌教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