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倒是不信這個小家伙說的,不過看他倒是極為有趣,也想和他拉近點關系,便找話題道:“這位大師不是你師父嗎?你怎么總是說他?這樣不覺得不禮貌嗎?”
少年僧人嘴一撅,哼道:“誰跟你說他是我師父了?我們是同修。再說,我們佛門和你們玄門也不一樣,我們只有一位本師即釋迦牟尼佛。其他的師,都是代佛傳法。”
這倒是讓我有些驚訝,和我以前所了解的佛門有些不一樣,我問道:“可是我聽說,佛門不是也有師徒相傳嗎?我師父以前還給我說過一個故事來著。我記得好像是有一位和尚寫了一首佛偈,叫‘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然后他師父覺得他有大智慧,就把法傳給他了,沒有傳給其他弟子,不是嗎?”
“嘖嘖,什么記性?我還小的時候就知道,這是六祖惠能與五祖弘忍大師求法的故事,記在佛門的法寶壇經之中。五祖弘忍大師有達摩大師東來所傳的佛祖衣缽衣缽代表的就是佛所傳之心燈,考驗弟子中有誰可以得傳衣缽,當時眾人公推神秀大師,認為其佛法最為高明。”
“但是神秀大師謙和,不愿出頭,就在夜間作了一首佛偈是‘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這首佛偈讓弘忍大師看了以后,說是還可以,卻還未得真諦。然后你說的那首佛偈是六祖慧能大師所作,弘忍大師看后,覺得果然是慧能大師更有慧根,于是就傳心燈和佛祖衣缽給了他。”
少年僧人一談到佛學,便滔滔不絕起來。等他說完,我才問道:“你看,這不是嗎?六祖大師得弘忍大師所傳,這不正是師徒相傳?”
“哎呀,我不是說了嘛?這是五祖弘忍大師代佛所傳。傳的這心燈也非弘忍大師的。是佛陀傳給弟子大迦葉的,然后傳至達摩大師,東來才逐漸傳下來的,這本就不能算是師徒。”少年僧人一派振振有詞,十分較真。
我倒是覺得有些不可思議,這佛門傳續之法看似和道門很像,竟然有這么大的區別?按理來說太上傳法,卻有賴師徒代代相傳,才足以傳續道門之妙法。
“這倒是和我們圣人會有些相似,我們圣人會也沒有師徒一說,或者說有老師學生,但是傳的卻是圣人之心法,并非老師自己的東西。包括圣首,首祭都是如此,都是圣人之法。”閭丘鳴在一旁接話道。
我對閭丘鳴說道:“你們這還真是古怪,和我們道門就不一樣。師父跟我說,道門最重師徒傳承,有一句話叫‘道無經不傳,經無師不明’如此才是玄門三寶道經師。所有法都依賴于代代相傳,師徒口傳心授,才有玄門奧法得傳于世。”
正說著這師徒傳續之別,中年僧人停下腳步,指了指前方。順著他的指向看去,前方有一處小山包,山包上密密麻麻的都是石塔,塔和中土常見的木塔不同,都是石頭堆壘而成,看起來倒是極為簡陋。但是這些石頭堆砌成的塔上又密密麻麻的刻了梵文經咒,在石塔的最底端,有一塊小牌子,上面寫著姓名。
少年僧人有些不耐煩說:“你們要看的塔林就在這,看完趕緊走吧。”
喜歡茅山掌教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茅山掌教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