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圣人會的圣人,在圣眷村眾人心中,說是圣也不為過。因為是他給了他們一個家,正如圣眷村牌坊上大大的對聯所寫。
“不知何處是來處?”
“心安之地即吾鄉!”
何必追究從何而來?過去已成過往,我隨師父離家修道,也是漂泊,但心里卻從無動蕩,因為跟在師父身邊,師父就是我的家,走在何處,都心安,都是我鄉。
圣人會的圣人,也做了這樣一件事,他給了很多人一個家。也確實做了一些善事。可是對于有些人來說,譬如石縫村的村民,他便是不折不扣的魔頭,是六天大魔的使者。
若是以往,我一定糾結于他到底是善是惡。到了如今,我反而不在意他本人到底如何,他劍走偏鋒,所行悖于常理,正是六天故氣之所以是故氣,為正道所排斥的緣故。可只要出現于世,自然有世情去打磨。
若依舊不容于世,自然消亡。若順應于世情,才可長久留存。大概這也是為何祖天師當年要以三天正法取代六天故氣,定要讓三十六部尊經流傳天下的緣故。
不能讓人以自己之善惡來行事,天下自有天下之規。
所以我此時心中的圣人會圣人,是圣眷村節日當晚,展現出的那般景象,是無數村民心中的憧憬。這個形象只是圣人會首祭的一部分,但恰恰是我現在要將其表現出的部分,也是他留下的教典所宣示的那樣。
我輕閉雙眼,紫虛伏魔鑒光芒所照之地,即在我心中顯現,我再只是看見這屋子,更看到整個圣眷村。
圣眷村中還留下的村民,多數已醒了,除此以外,連玄門中人也很多站出來在看著眼前的奇異景象。
從圣眷村背倚的石壁上,圣人的形象煜煜生輝,與往常由燈火構成不同。現在的圣人,渾身散發白光,五官四肢雖算不得清晰,勝在身形高大,全山化作巨人,高有近百丈,頂天立地。
雙眸間,青光流轉,兩眉低垂,俯瞰蕓蕓眾生,一臉的慈悲。本來黑漆漆的圣眷村街道,這時都有燈火亮起,照遍整個圣眷村的街道。
極玄妙的是,燈火不知從何而來,亦不知立于何處,若有若無,人家中有,街道上有。鋪就成一幅燈火通明,熱鬧至極的繁盛畫卷。
不知有多少人看見了,會想起圣人會節日時的景象。如今的圣眷村,本已瀕臨崩散,原本很多人的故土家鄉,不得不再次逃離四散,去往他處求生。還留在此處的,可不止是圣人會弟子,還有些堅決的不愿離去的固執者,亦有身殘的老弱已無力遠徙。
他們見此,無不倒身下拜,眼含熱淚,口中或有喃喃自言,高唱經文的,也有痛哭流涕無言以對的。尤其那些本來無所依靠,終于落腳在圣眷村的人,今日得見他們心中的圣人顯靈,早已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
這一切本就是紫虛伏魔鑒幻化出的景象,雖是幻境,卻也是玄門至正之道,兼有伏魔驅邪之用,白光一照,天上烏云退散,被諸天神圖喚出的鬼神之眾,此時也自退去,擂鼓聲也自平息。
閭丘鳴見我功成,也就沒有繼續維持諸天神圖,含笑看著我。失去樂她鮮血的供應,又被紫虛伏魔鑒之清光所照,諸天神圖便褪成原圖,流光勾線的鬼神征戰景象也自平息,只剩下一副舊帛圖樣,落在地上。
在眾人看來,天象渾濁,烏云密布是被圣人周身之光驅散的,更覺這圣人高大巍峨,乃是正神臨凡。
莫說圣人會的弟子,就是有些道門弟子見此,也覺得心有疑惑。甚至開始出現疑惑,疑惑于圣人的圣人,到底是神是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