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本明道人則從身上的袋子、道袍的袍袖里摸出不少奇奇怪怪的東西,我站在他的身邊,也不敢打擾他,就靜靜的看著他到底要怎么操作。
他首先拿了一塊石頭出來,遞給我道:“這是一塊取自泰山玉皇頂的泰山石,是很多年前我游歷山東時,從山上帶下來的,正好此時可用。”
遞給我,也就是讓我幫他拿著。拿著沉甸甸的泰山石,我仔細端詳,倒也覺得這泰山石外表沒什么不起眼的。
我聽師父說過,泰山石本身有壓邪、鎮煞之用。現在見了覺得也就是這樣,哪里來的壓邪鎮煞的威神?為了搞清楚,我閉目凝神,仔細感受著手上這塊泰山石。
片刻之后,睜開眼。本明道人還在尋摸自己的東西,但也留意到我睜開眼了,直接笑著問道:“怎么,守一小道友看出這泰山石的不尋常處了?”
我點點頭,又疑惑的搖搖頭。把本明道人給整不明白了,問道:“點頭我懂,搖頭我也懂,就是不知道守一小道友這又點頭又搖頭是怎么一回事?”
“不瞞您說,我感受之下,確實發現這石頭上有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古怪之氣。但是我雖然覺得熟悉,卻不記得這氣到底是什么氣,也不理解這石頭到底為何有威力。”我如實的說出我的問題。
本明道人從身上又摸出九個玉片,覺得把輔助布陣的東西弄的差不多了,才解釋道:“哈哈,守一小道友居然還能對這股氣熟悉,確實不一般吶。其實五岳山川,與道家雖然也有關系,但是與儒家關系更大,尤其是儒家。”
“大成至圣先師孔圣登臨泰山之前,就已經有五岳之說。但是確認五岳中的東岳是泰山,乃是至圣先師所言。至圣先師是至圣,千古無不尊崇,古人云,圣人之言,便如天憲,代天所宣。既然至圣說泰山是東岳,泰山就是東岳。”
“此后數千年,帝王封禪,都要登臨泰山。這便使得泰山同時有儒家之氣運,又有皇圖之鞏固,這便與天道相契合。自然就有了鎮煞壓邪的妙用,所謂一正壓百邪嘛。”
解釋道這里,我終于理解為何會覺得熟悉了。我曾經可是遇見過一位大儒,他所秉持的儒家正氣,我倒是極為熟悉,這泰山石上就有這等感覺。
“兩位,都請過來吧,我找到地方了。”本玉道人開始在夏至洞中呼喚我們。
我和本明道人循聲而至,一并進入夏至洞。剛一進夏至洞,雖已是深秋,還是讓我覺得渾身有些炎熱,就像是四周都有很多暖洋洋的火爐炙烤著我似地。
果真是陽氣鼎盛之地。
本玉道人站在一處,他在地上就地畫了個叉說道:“此處便是洞中艮方,可以借整個鵠鳴山的地氣匯至此。從這里往西一尺二埋劍,在煉土作山,連到此處,用泰山鎮伏,這群山壓脊陣就成了。”
說完,本玉道人看著本明道人。本明道人馬上領會了他的意思,把手中的玉片晃了晃說道:“我再堆九玉為墻,以玉器之中正來化威道之劍的兇戾,想來便是萬全。”
原來本明道人掏了半天的玉器是這意思,我倒是聽師父說過,玉器本身自上古以來就是禮器。乃是人祭神表禮所用,后來又象征君子之無暇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