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虛伏魔鑒對準陣法的一角,我死死盯著那里。那里現在還是一片霧氣籠罩,看似沒有任何波瀾。
但我已經開始誦咒道:“天地含象,日月貞明,寫規萬物,洞鑒百靈”
就在咒語誦完的剎那,紫虛伏魔鑒上一道青紫交相的光芒直射而出,朝著陣法的一角而去。
幾乎是眨眼間,光芒已經照到陣法處。也是在同時,陣法中一只渾身黑色的怪物也出現在那一角,正好被紫虛伏魔鑒的光芒照觸。
“嗷嗚!”
怪物嘶嚎一聲,被紫虛伏魔鑒的光芒照定,身上泛起黑煙,猶如春雪見陽,瞬間消融。
可是消融的不止是怪物身上,陣法的霧氣在被紫虛伏魔鑒的光芒照到后,也開始飛速的后退。陰陽雖是相生,但同時也是陰進而陽退,陽進而陰退。猶如日月之輪轉,晝夜之變化,并不同時存在。
按照老者的說法,此陣得自陰間。如果是在陰間使來,便是圓滿的,甲字號的怪物再強大,也無法脫出。可是這里本就是陰陽交混的渡口,不是純陰無雜之地,所以此地之陽會制陣法真陰,使其產生破綻,這也是無可奈何之事。
猶如天道有缺,事難得圓。
老者讓我在這堵陣法之缺,本意是想補陰陽之全。但是不知道是哪里出了差錯,或許是沒有預料到甲字號中這家伙的厲害,又或許是沒有想到紫虛伏魔鑒的威力大到,即使位處近乎幽冥的陰陽渡口之中,仍然可以以陽制陰,而非老者所想的陰陽互補,達到相生共濟的境地。
所以當我以紫虛伏魔鑒的光照去時,甲字號中逃出的怪物,雖然暫時被困住,更是被紫虛伏魔鑒的光芒照的痛苦不堪。
可是當老者四人的陣法也被紫虛伏魔鑒的力量褪去之后,隨著霧氣快速后退、消散,甲字號中的怪物面目越發清晰,他忍著痛苦,開始不斷往我逼近,同時也更加擺脫陣法對他的制約。
當我發現這個問題時,已經無法更改。我只能撐著以紫虛伏魔鑒的光照住他。不能撤掉紫虛伏魔鑒的力量,讓其重新被陣法包裹住。
該怎么辦?
我有些慌張,老者四人難道還沒有注意到怪物脫困?怎么還沒有出來相助?
怪物越近,我逐漸看清了它。
難怪老者他們以“甲字號”關押之物來稱呼眼前之物,實在是眼前之物無以名狀,無以形容,大概天地初開,萬物未得其名時,便有了這家伙。
經中有云“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大道造化萬物,三清道祖分化造就萬物萬靈之時,天地萬物本無名,自然生就。直至生生不息,萬物漸成,有了知、智,才有了名狀。
正因為如此,“名”是極為重要的。上古時期,太上道祖化身圣人倉頡造字,則天雨粟、鬼夜哭。就是因為有了文字,則天地之機,鬼神之名盡可記錄,那所謂奧秘則得以開散,人得以明道。
黃帝時期,白澤言鬼神之名,則黃帝依次而造白澤圖,從此鬼神隱沒,人道大興。師父曾經說過,黃帝之前的時代,鬼神彌漫世間,人活于世,需奉祀鬼神妖精才得以庇佑。而鬼神一怒,人便有災禍,那時乃是巫覡的時代。
三清道祖中的太上老君,為三寶中的師寶。其實就曾為帝者師,為圣者師。有八十一化,傳道于天下,使人明道。從此人間一切鬼神皆有名,知其名,便可制鬼神。就連六天大魔也不例外,道經中同樣載了羅酆六天宮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