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臣不同意石公公的建議。如今反賊人數眾多,還且還有余黨尚在追捕之中,故而最后的反賊人數,應該還會大大增加。如果將這些人不論情況,一率誅殺的話,定然會在民眾之中引起較大的恐慌,不利于朝廷安撫民心。”蕭王立馬跑出來反對道。
“王爺,此言差矣奴才認為,正是因為這些反賊人
數眾多,所以才更加應該進行嚴懲。如果朝廷遇到如此嚴重的叛亂,而不能很好地樹立權威,那么那些反臣賊子便會認為,朝廷是對他們有所畏懼。故而,他們就會更加肆無忌憚,甚至舉行比這次更大的謀反活動。如果朝廷能殺雞以立威,則那些反賊看到前車之鑒,知道死罪難逃,也定然會有所顧忌,不敢再結黨營私,聚眾謀反。”石忠也毫不退讓,依然堅持要處死這些參與叛亂的圣殿中人。
“可是公公有沒有想過,本王為了平息這次叛亂,曾經答應圣殿二公子盛莫名,說朝廷一定不會對圣殿斬盡殺絕這次叛亂朝廷最終能夠取勝,也與圣殿兩位公子不支持盛凌人,竟而棄暗投明、臨陣舉義離不開關系。圣殿大公子救了皇上,而二公子盛莫名也助本王和第五少俠脫險。這兩人都是有功之人,單從這兩點來看,朝廷便不可一概而論,將圣殿所有弟子進行處死。而且,如果朝廷出爾反爾,那便是言而無信,只恐會逼得圣殿余黨窮途末路,再次與朝廷進行死拼,到時又不免會有不必要的死傷。”蕭王先前與盛莫名有過約定,不能將圣殿滅門屠之,因為他也必須維護自己的信譽。
“這次反賊,本來就是言而無信的草莽之輩。朝廷大可不必跟他講什么江湖道義,王爺也不可因一己之好惡,而留下這些亂因禍種,為它日埋下不必要的隱患。”石忠依舊在爭辯道。
其實石忠建議將圣殿中人全部誅殺,也是為了他自己的安全考慮。石忠先前與盛凌人私下里曾經做過許多秘密交易,而且來往十分密切。石忠許多的犯罪證據,實則還都掌握在盛凌人手中。如果盛凌人真地想害他,只需供出其中一兩件事,石忠和東廠諸人,便都有可能被滿門抄斬、誅滅九族。
只是不知為什么,自盛凌人事敗被捕之后,他還
一直沒有說出他與石忠私下里的那些交易,這也讓石忠和蕭王都有些不解。
蕭王不明白,是因為他早就知道,盛凌人和石忠之間,一直就有許多剪不斷的關系。可是這些關系,盛凌人卻一點也沒有供出來,蕭王爺斷然不會相信,此事完全與石忠無關。蕭王和石忠為了爭權,其實也已經算是死對頭。如果蕭王爺能通過此事,將東廠石忠一并鏟除,那自然再好不過,從此朝廷大權,便真正回到皇上和他的手中了。
石忠也有些不解,他是不明白既然盛凌人已經成了階下囚,卻為何還要有意保護自己難道,盛凌人還想東山再起而他,已將東廠和自己看成了他東山再起的資本。如果盛凌人不死,石忠那些足可定死罪的把柄,就都永遠掌握在他手上,他隨時都有可能受到盛凌人的威脅。
這世上,只有死人能夠保守秘密,于是石忠極力建議皇上處死盛凌人。
蕭王不同意處死盛凌人,也同樣是因為蕭王知道,盛凌人定然還知道許多他們不知道的事情,并且還一直沒有向他供出。蕭王爺將圣殿這顆京城毒刺摘除之后,接下來的目標,定然就是一直跟他做對的東廠了。
“好了朕是叫來你們來商討辦法,不是讓你們來吵架。你們吵得朕頭都昏了,還是弄不出一個結果來。這樣吧你們先繼續追捕余黨,這些在押之人,先仔細進行審問。待到所有審訓完畢,再看結果而定吧”皇上見兩人意見完全相反,而且也都說得比較有理,自己有些拿不定主意。他還想仔細思考一下,所以便打算等審訓完畢之后,再來商議此事。
當然,皇上沒有立即同意處死圣殿諸人,其實也算是間接支持了蕭王爺的觀點,因為他們畢竟是親兄弟。,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