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后援會粉絲們的心情就像過山車一樣忽上忽下,高低起伏,波瀾壯闊,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時抓著手機不放。
不管是上班、上學,還是逛街,DK女孩們每隔一段時間就要神經質地看一眼手機,哪怕是半夜起床撒個尿,也要打開微博,看看樂隊官博有沒有發布最新動態,生怕錯過了什么。
DK依然沒有再去小渡家演出,容哥也沒有任何消息。
只有微博上那些媒體人報道《DK被各大娛樂公司看好》的相關新聞。
明知道那些娛樂記者不靠譜,為了博眼球,總喜歡把事情夸大化,但是他們每在網上發布一條DK新聞,還是會讓粉絲們的心臟隨之高低起伏——自家樂隊的任何消息都會讓DK粉絲們心臟突突直跳、啊啊放聲尖叫。
這個新聞效果讓娛記們感到非常滿意,他們很早以前就發現,發布的新聞只要和容修及其樂隊成員有關,就會獲得很高的閱讀率。
如果能稍微真誠的夸贊一下容修他們,那么DK粉絲們就會點贊轉載回復關注一條龍。
在“流量即一切”的當今,那些娛樂大V和營銷號們為了博得關注度,幾乎每天都會發兩三條關于容修的消息,即使不是最新動態,也會是過去的現場視頻。
偶爾也會發一些樂隊其他成員的話題炒個熱度。
比如:【經專業人士鑒定,白翼出獄后,現場貝斯水平與九年前視頻對比竟不退反進!樂隊其他成員則表示,二哥之所以復健成功,進步神速,是因為容哥有特殊作訓方法】
甚至有一些以“最靠譜圈內人士”自詡的八卦小能手,聯系到了十年前在東四那條街上混飯吃的小歌手們,他們將那些碎片式信息拼湊起來,對白翼當年事件進行有理由、有邏輯的分析,時而后面跟個“狗頭”、“腦洞”,或一句“不負責猜測”。
在那個瞬間,每個人都變身為福爾摩斯-柯南,對博主發布的事件分析進行認真點評,眼看就要把“DK恩仇錄”寫成一部懸疑小說。
總而言之,媒體人們每發布一條關于容修的新聞,都能博得極高的關注度,還有可觀的參與率。
于是他們開始大書特書,牛逼吹得飛起,緋聞炒到天上,后面跟著一群粉絲的“啊啊啊啊啊”。
在容修采用封凜提出的“以逸待勞”戰術、DK急流勇退之后,經過幾日輿論沸騰,網上那些強烈抵制的網友果然盡顯疲態。
抵制一支沒出道、不上臺的樂隊,既沒什么成就感,還有點欺負人,更有點嚇人——沒見容修那么多國際獲獎證書?沒見國家保駕護航蓋章國家英雄?人家是有軍銜的!有獎章的!雄獅的朋友怎么可能是鬣狗?!朝陽群眾們度過了情緒激動期,一點點地回過味來,開始自我反省、默默吃瓜、靜觀其變了。
還有一部分更廣義地關注搖滾歷史人文的、上了些歲數的音樂相關人士,比如井子門三大老神獸那一代搖滾老人,則是漸漸意識到,DK的故事或許并沒有完,小伙子們可能還有很長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在搖滾圈中,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世界上任何一支殿堂級搖滾樂隊,都曾經有過一段心酸坎坷的歷史,樂隊中的每個成員都擁有一個能令歌迷們津津樂道的故事。是的,不僅僅是音樂,還有他們的故事,那個時代的圈內粉絲們人盡皆知,然后在多年以后,在一個合適的契機中,把它們講給自己的下一代聽。
時光,文化,旋律,底蘊,還有一支樂隊的成長故事。
拿DK和殿堂級相比,它還差得很遠很遠,但是……嗯,他們多年輕,將來誰知道呢?
*
就在這個風口浪尖上,誰也沒想到,DK會全員出現在《地下王冠》的抽簽現場,這也是近來小伙子們第一次在公眾場合上露面。
青島足球罐作為獨家冠名贊助商,相當給力的租下了二環內的音樂小禮堂,特此舉辦了一次【《地下王冠》抽簽儀式暨交流展演活動】
——抽簽過程中會有參賽過卻被淘汰的優秀樂隊登臺獻演,所以這次抽簽儀式的時間要久一些。
觀眾席位上坐滿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搖滾樂隊,晉級的坐在前排,淘汰的坐在后排,兩側則是通過iVocal官網申請、獲選為嘉賓觀眾的資深搖滾迷們。
首都作為全國文化聚集地,樂隊們自然大多都在這里尋求發展,在場樂隊有已經出道的,有即將出道的,有校園業余的,也有玩地下搖滾的。
大禮堂內燈光漸暗,觀眾席交頭接耳聲漸小,時間已近下午一點半,抽簽儀式即將開始。
公證人員、贊助商代表、評委們皆已就坐。
就在主持人上臺的時候——
場館后面的兩扇厚重的隔音大門,突然在外面拉開了。
夏日灼目的金色陽光從大門涌進,五人出現在那抹明亮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