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里,伸手不見五指,耳邊沒有一點動靜,只有廣播里刺耳撕裂的音樂。
《月光奏鳴曲》
經過了第一樂章的柔白傾訴,經過了第二樂章那如同黑暗中盛開一朵小花的輕松愉悅……
月光,撕裂了。
攝人心魄的第三樂章中,容修站在墻角,他甚至有那么一瞬間混淆了方向。
這是第幾圈了?
拍了季元讓的肩膀之后,自己站在了哪個點?
沒有咳嗽聲,就說明每個墻角都有人站著,也有一個人在走動。
所以說,出現了第五個人?
一直沒有咳嗽聲,他們還在走動么?
如果走動了,兩三分鐘過去了,為什么沒有人過來拍自己的肩?
沒有人。
漆黑的教室里,沒有人了……
三分鐘,四分鐘……
認輸嗎?
會被勒令退學?或是別的什么懲罰?
這間屋子里,自己的身邊,還有人存在嗎?
*
事實上,身為長期處于嘈噪環境下的搖滾主唱,容修從小就喜歡獨處。
喜歡深夜里一個人在黑暗的琴室里呆著,他喜歡安靜,享受孤獨,但是,他從沒有過這種焦慮感。
沒有真正面對、體驗過,就不會知道這種感覺——
原來如此。
曾經想過獨身一人,孤老一生,即便蒼老得走不動路,眼睛也瞎了,他也會自得其樂,捻一杯紅酒,坐在午夜窗下,像貝多芬一樣摸索著鍵盤,彈奏一曲月光奏鳴曲,享受著孤寂而又安寧的自由晚年。
然而……
到時就像這樣嗎,眼前一片漆黑,耳邊沒有一點聲音,身邊沒有一個人。
容修站在原地,緊閉著雙眼,翕張著雙拳。
第五個人是誰?那個人也許就是“鬼”。
但是,為什么都消失了,難不成大家都是鬼?
大家都是鬼……
他覺得頭皮就快炸開。
黑暗使人恐懼、焦慮、混亂。
如果把一個人關在小黑屋里,只有一張床,沒有時間,沒有書籍,什么也沒有,只需幾天,就可以讓一個健康人很快崩潰,直至精神分裂。
英國進行過一次密室獨處的實驗,參與者可以隨意攜帶三樣東西進入密室,有燈光,有食物,但大半人沒有堅持到第五天。
這種時候,人們面臨的最大威脅,并不是外界,而是自己內心的恐懼。
*
整棟舊校舍陷入在恐怖的音樂與黑暗中。
和聲教室外,衣之寒出了門,辨別不出方向,踩到了一個人的腳。
他嚇一跳,盲人摸象般地伸手,碰了碰身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