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這樣,不如死了,還告訴爾干甚么?”
此語令人陷入深思:如果能找到一個既不嚴刑逼供,又能獲得證供的方案就好了?可是,這個方案從何而來?謀士苦苦思索,沒有答案。
虎王走來走去,眉頭皺了又皺,若謀士都找不出此方案;那么,還有誰有何辦法呢?令人抬一張石桌,前面放一個石凳,自己坐在桌后,讓謀士坐在身邊,令:“把久遠帶過來!”
身后出來幾個人,走出洞口,五分鐘,緊緊扣住久遠來到石桌前坐下。此人臉不變色,心不跳;在大王面前泰然處之,一看就是一位臨危不懼的好漢!試想:要從此人嘴里挖出內容;有何等的困難?
此人身份明確,乃大司馬的結拜兄弟,排行老二,屬于弟兄們的二哥。明眼的人,早應該察覺;如此安排人,必然謀反!只是早晚的事,幸虧謀士眼若千里,一目道破玄機,才讓大王覺醒;一旦稱王,捕捉就晚了!那么,為甚么要把營部安排離自己視線那么遠的地方?其中是有道理的;那些尚未指揮過部落兵的人,永遠也不會明白;洞府護衛人員不多,一旦讓部落兵入府,很可能會引發內亂,到時不但收拾不了,或許連命都保不住,轉眼被人取而代之,上古已有明鑒,不可等閑視之。
意思應該明白;讓謀士在一邊以竹片錐子刻錄,由大王尋問:“爾和大司馬是結拜弟兄嗎?”
九遠不知什么意思?通過思考,當然要找對自己有利的話回答;結拜的事,部落營里的人都知道,隱瞞沒有意義;不說話,只是點點頭。
旁邊謀士拿著鋒利的尖錐飛快刻在竹簽上;覺得不對,道出一句:“必須回答!”
有大王在面前,只好忍一忍,道:“是!”
虎王要找最重要的內容,畢竟竹條刻字困難,對話不能省略,問:“幾人一起拜把!”
這個內容好像對自己沒有威脅,依然不深思,隨口答:“共三人。”
“誰?”
“吾、多思(乃大司馬左臂)和大司馬。”
此段很順利;虎王想;這不比嚴刑拷大強嗎?其實正在獲得口供,只是讓他有機會避開不該說的內容。當然要思考,尋覓關鍵內容,找到證據。針對這一情況,問:“門客怎么回事?”
這事往別人身上一推,不就完了嗎?
“不是吾的人?跟大司馬很久了,門客又不是一個,還有很多,大王偏偏看中了他。”
“究竟啥意思?”
“如果有甚么情況不明白,就問門客。”
大王心里終于明白了;身邊的謀士,不正是這樣的人嗎?再問下去毫無意以。讓謀士跟久遠說話:“仔細看一遍上面的對話是否正確?如果沒問題,以大拇指蘸點黑色,按在竹片上;刻上自己的名字。”
黑色乃鐵鍋底黑煙加水攪和而成;按上手印干后不易脫色;加上自己以尖錐刻的名字;想抵賴,門都沒有。
全部做完,沒罵一句,只是輕描淡寫道:“帶下去;把事情弄清,會予以答復。”
以下,多思、門客、權制等,用同樣的方法獲得口供,雖然大多數內容都是一些推脫之詞,但其中必有疏漏,可從中查找有用的東西。
當再次提錄,通過面對面的疏漏內容辯釋;定性謀反成立。
喜歡仙道圣尊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仙道圣尊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