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火市是有名的鐵路中轉站,附近的店面不少,很多攤位在賣土特產。
沿海地區生意興起的速度比內陸地區要快很多,很多當地的居民利用自身的沿海優勢,開始晾曬魚干蝦干,包裝好之后賣給南來北往的旅客。
這里最有名的是火腿,白美溪一進店就被門口半人高的火腿震驚了,她圍著那個火腿轉了好幾圈,不知道這么大的一條火腿是怎么晾曬出來的。
“姑娘,你要買什么東西嗎?我們這里的海產都不錯的,還有這些火腿是特產,拿去燉湯最合適了。”
店主看到白美溪之后很熱情的出來打招呼,還拿出了一盤切碎的火腿給白美溪品嘗,現嘗后買。
這種做生意的意識讓白美溪十分震驚,內陸地區的國營商店別說品嘗,連多看兩眼,那些營業員都不高興。
而在金火市已經采用了現代做生意的方法,籠絡人心,提高客戶的體驗度,難怪沿海城市比內陸發達的多,原來在做生意這件事上,這里比內陸提前了幾十年。
白美溪沒吃過這種火腿,嘗了一點,她猛地皺了一下眉頭,被這種火腿咸的夠嗆,如果不是對面的營業員十分誠懇的看著她,她差點把這塊火腿吐出來。
她十分不解的看著那個碩大的火腿肉,能把這么厚的肉腌制好自然是需要大量鹽分的,可這么咸的東西當地人是怎么入口的。
“這些火腿肉主要用于煲湯,一個砂鍋放一兩片火腿就可以,加上粉絲豆腐一起煮,不需要再放鹽,很好吃的,你看看這些火腿的油分,非常足,這可是好東西。”
營業員賣力的推銷著,白美溪對她的話半信半疑,可還是買了一小塊放到了空間里,準備讓劉嬸他們嘗嘗鮮。
火車兩個小時后就要開了,白美溪只能在外面吃飯,火車站門口有很多買飯菜的大排檔,專門加工一些剛剛從海上撈起來的海鮮。
攤位大小不一,有的能有六七章桌子,上面還搭著一個頂棚,有些只有簡單的一口鍋,下面燒著一個爐子,里面放著一些蛤蜊和皮皮蝦之類的小海鮮。
白美溪找了一個稍大的攤位坐了下來,對著桌子上的菜單開始點餐。
這間店的菜單大部分都是海鮮,也提供一些炒青菜、湯面之類的主食。
白美溪打算品嘗些本地特產,目光一直集中在海鮮那一頁上,除了傳統的魚蝦蟹之外,白美溪居然在菜單上看到了龍蝦和鮑魚!
這兩樣東西讓她大為震驚,之前她就聽說沿海地區的收入高,沒想到他們居然可以天天山珍海味,隨便一間路邊攤就能夠供應龍蝦。
“龍蝦要多少錢?”白美溪試探著問著,在現代社會中一只龍蝦至少要幾百元,新鮮的鮑魚更貴,全都是高檔的海鮮酒樓才能提供的奢侈品。
即使在這個時代,應該也不會太便宜,可能她要動用大筆的私房錢才能吃得起龍蝦。
“兩塊一份,你是外地來的吧,嘗嘗看,很好吃的。”
飯店的服務員看到白美溪后立刻熱情的過來招呼,這個價位讓白美溪覺得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一份龍蝦2塊錢,那豈不是說這里的龍蝦跟兩份紅燒肉的價格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