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華夏市場經濟意識開始萌芽。
80年代,改革開放推進,街邊開始出現了很多民營經濟,但上頭模棱兩可的態度,讓地方市場經濟時而縮進,時而寬松。
隨時都有可能一夜之間回到計劃經濟時代。
姓資還是姓社的言論一直在從上到下的吵鬧不休。
一直到了九十年代,民營經濟的大勢再也無法阻擋。
誰都知道,華夏的經濟轉折點就是時代老人在深市的講話。
從這一刻開始,民營經濟將要徹底擺脫束縛振翅高飛。
馮浩東當年被當成是投機倒把抓過很多次,他的感觸是最深的。
聽完老人的講話后,端起了被子,目眶有些濕潤。
端著杯子一口悶了。
放下后,看柴進不動聲色,有些奇怪的問了句:“南方經濟要變天了,你怎么沒有半點的反應?”
柴進夾著快臘肉塞進了嘴里,咀嚼了幾下。
笑著說:“滾滾潮流來襲,我們應該腦子更加冷靜才對,這樣才不至于讓自己失控。”
“況且,我本來就打算去深市投身商海。”
馮浩東發熱的腦袋冷靜了很多。
然后開口:“炒股吧,深市的老五股已經火熱,我打算這次返深后,砸鍋賣鐵去搞,你把你賺的錢丟我這里來。”
“老哥帶著你發財。”
柴進依舊平淡:“行了老哥,吃飯就吃飯,咱們別扯那么多,大過年的。”
馮浩東頓了下,這才意識到自己在柴進的面前失態了。
端起了酒杯,哈哈大笑:“來,敬明天!”
兩人的酒杯碰在了一起。
但大趨勢已經出現,怎么可能少的了這個話題。
后面馮浩東還在扯著柴進聊南方的事。
柴進也只能陪著聊。
酒,喝了整整一個下午。
喝的非常到位,適量沒過頭。
馮浩東下午離開后,直接上了回深市的車子。
離開前給柴進留了他公司的地址。
要離開老家了,心里總歸還是有些不舍的。
柴芳最舍不得這個弟弟,非常賢惠的幫忙收拾著東西。
柴小姍也格外的粘人。
死死的粘在哥哥身上就是不愿意松開。
柴民國在客廳里一聲不響。
家里充滿了離別的氣息,格外的沉重。
最后還是柴進打破了沉默:“我走后,工廠的事就交給你們了。”
“爸,你也別整天泡在廠房里,多往辦公室跑,接觸點管理上的事,畢竟工廠是我們自家的,不能什么都靠著別人。”
柴民國沉默的點了點頭:“我知道了。”
半天后又長嘆了口氣:“兒子大了,總歸要離開父母的身邊有自己的生活,正常。”
“飛吧,家里的事別操心,不要讓家里拖累了你。”
然后起身去了臥室,門關了,再也沒有出來。
柴芳這時候也收拾好了。
出來望著柴進,臉上有淚水:“小進,你出去后要學會保護好自己知道嗎?”
“有什么需要幫忙的,就打電話回來。”
“哦,小莉今天原本也要過來的,但不知道怎么回事,還是沒有來。”
“她讓我給你帶一句話,說別被劉文慶帶壞了,不要去發廊。”
“不然沒有姑娘會嫁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