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后的保鏢回了句:“不到十公里的樣子。”
唐完信挺著大肚子站在火車站門口想了想。
“算了,我們先在深市轉一圈后再說吧。”
“給劉總那邊打個電話,就說我們要事在身,不見得一定會過去。”
保鏢很是尊敬的點了下頭:“行。”
一行人于是打了量的士,鉆入到了這繁忙火熱的城市當中。
沒有人知道他們是來干什么的。
…
越到月底,全國各地的大財主前往深市的就越多。
比如說,曾經中海股市熱時,中海“文化廣場”的那些黃牛,老板,黑市交易主等全在短時間消失了。
他們全去哪里了?
同樣乘飛機,火車,汽車等各種方式到達的深市。
這是92年的又一波財富浪潮。
哪里有財富的風口,就哪里有這些人的身影。
柴進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出門。
但依舊堅持會把深市每天發行的報紙看一遍。
只要關于股市的,他都會圈記。
一直到了7月29號這天,劉義千的電話打過來了。
說又在這邊組了個財富沙龍。
在小每沙這邊的一棟私人會所里。
柴進坐著面包車到了這邊,路上在尋思著,還是要抽個時間去提臺車子回來。
面包車出行終歸不是個事。
和中海一模一樣的場面,里邊人聲鼎沸。
多了很多新面孔,也少了很多新面孔。
比如陽百萬不見了,明顯被劉義千給剔出了他的圈子。
富人的利益圈子,非常的現實。
于我有利,我拉攏。
于我無利,那就各不相見。
只不過,這一次柴進的出現受到了劉義千最濃重的接待。
直接把柴進拉進了里邊的一個包廂。
里頭還坐著一個帶眼鏡的中年人,有些不茍言笑。
柴進走進來后,眉頭明顯皺了下,沒辦法,柴進這張十八九歲的面孔,在這種圈子里走動,難免會引起人的怪異。
相互介紹后,三個人落座,直奔主題。
劉義千開口:“柴總,對于深市認購證你怎么看?”
柴進老氣橫秋,帶著一股子的淡漠說:“還能怎么看?”
“這不是一兩個月前的中海認購證,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去爭取。”
“這口肉不好吃。”
劉義千凝重的點了點頭:“我在糾結要不要入局。”
“變數太大了。”
深市認購這是全國人民都知道會發財的東西。
而且深市發行認購證是限量的,所以不存在保密不保密一說。
柴進也知無不言,笑了下:“肉就在前面,總歸會有人吃飯不是?”
“有什么好猶豫的,爭取一下,萬一一口氣吃成了呢?”
劉義千點了點頭,沉思了會后笑了下:“謝柴總點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