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南方并沒有初秋的氛圍,天氣依舊火熱,夾著公文包的各色人群,在這個熱情奔放的城市中來來去去。
這是一座典型的華夏人城市,說話嗓門大,談生意也不講究場合。
可能你我跳下一臺公交車,相互打了個招呼后在馬路邊就完成了一樁生意。
搞錢深入到了這城市每個人的骨髓。
以至于幾十年后網上還會流傳深市搞錢女孩的說法。
蔣明是深市這邊的一家清潔用品工廠的創業者。
如這時代很多創業者背景般,他們在內地曾經大部分都是原國營廠的職工,高管,亦或者是政府部門離職下海經商職工。
蔣明以前就是湖東省老家化工廠的職工,他老爸在化工廠呆了幾十年,退休后崗位被他頂替了,子女頂替父輩的崗位,是計劃經濟時代里一個顯著的特征。
他放棄了老家的金飯碗南下創業,一度被他老爸要剔出家族族譜的境地。
一直到現在關系還在僵持著,南下后,他也并不是很順利。
工廠擠壓的三十多萬的貨品,如果還找不到出路的話,估計他這個初創者,會如很多創業者一般被滾滾潮流給淹沒。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以前在老家的發友老黃聯系了他。
說讓他拿著工廠的產品到他那邊去。
地點在南柵區這邊的一棟寫字樓內。
從公交車跳下來后,肩膀上挎著一個包,手里抱著拖把和掃把的他滿頭大汗。
抬頭看了看公交車后邊的寫字樓,去邊上的報刊亭買了一瓶冰汽水解暑。
喝著喝著,被邊上一份報紙的標題吸引住了。
標題名為《華勝貿易歡迎各大日用品廠家來電咨詢合作》。
“華勝貿易?這不是老票客開的那個公司嗎?老黃這家伙真搞發達了?都有錢在報紙上做廣告了。”
正嘀咕著,邊上一個滿帶笑容的青年走了過來:“給我一包雙喜硬盒謝謝。”
報刊亭老板很快拿了包煙給青年。
青年熟練的解開后抽出了一根:“寂元,你也來一根?”
邊上的和尚笑了笑:“不了進哥,我不抽。”
青年沒勉強,自己點了根,汗水止不住的流。
目光四周看了一遍后,放在了邊上蔣明的身上。
望著他跟前擋著的幾個拖把和掃把:“兄弟,過來談生意的?”
蔣明咕嚕咕嚕的吸了口汽水,苦笑道:“一個朋友打電話邀請,送點樣品過來碰碰運氣。”
“哦,這樣啊。”青年看了看地上的東西:“可以給我看看嗎。”
蔣明看了看這青年手上拿著的大哥大磚頭機,一副器宇不凡的姿態,思襯著這是個老板。
點頭道:“可以,別弄壞了啊,今天我就帶了這么個樣品過來。”
“放心,不會弄壞的。”
于是青年拿起了拖把左看右看,又拉了拉鐵絲綁定的碎布條。
滿帶微笑的放下:“質量不錯。”
“謝謝。”蔣明也沒有太當回事。
邊上和尚這時開口:“進哥,我們該過去了。”
“這么快?”
“嗯,到點了。”
“行吧,看東西也是個累活。”
青年“抱怨”了句,然后起身走向了后邊的寫字樓。
蔣明被青年的行為弄得一頭霧水,背后直抓腦袋。
苦笑著背著東西進了寫字樓里邊。
按照發友老黃給他的地址,他最后在這棟寫字樓的八樓找到了華勝貿易有限公司的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