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抬…”
在這三個字出現之時,那邊剛撒潑的女人一下跪軟在了地上,包括他老公同樣頭暈目眩,膝蓋發軟。
邊上圍觀的人皆倒吸了一口冷氣,這三個字在京都的意味著什么誰不清楚?
那是普通人能夠隨便進去的嗎。
這只是他們的認知,這對夫妻是體制內的人,他們更加清楚今天釣魚抬正在發生什么事情!
今天是國慶最后一天,國家正召回了不少老兵或者退役軍官。
這些老軍人回京都是來領獎的!
所領的獎牌是帶國徽的!
這老人有將官親自來迎接,那他退休之前的級別…
不敢想下去了。
周圍一片唏噓聲,誰會知道就這么一個其貌不揚的老頭,竟然身份如此顯赫!
柴進也有些發懵。
老人隨后又拍了拍他肩膀:“把這份初心堅持下去,華夏需要你這樣的年輕人。”
“小伙子謝謝你,有緣再見。”
說著老人和一群軍官上車離開了這邊。
至于剛剛還囂張不可一世的夫妻兩,被這些軍人給帶走。
他們的后果具體怎么樣誰也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不會有什么好下場。
這些人雖然走了,但周圍的人依舊不肯散去,于原地紛紛討論著。
的士司機給了自己一巴掌,望著柴進:“小兄弟,那個小老頭他…是什么身份?”
柴進苦笑了下:“我也不認識,師傅,我們也該走了。”
“永定門,謝謝。”
隨后也離開了這邊。
…
沒有一個城市有京都人關心國家大事。
街頭巷尾,你要遇一本地人了,扯幾句對方知道你是外地的,往往這些本地人都會給你加一句:“那地兒的啊,你們那地兒最近發展的很不錯。”
諸如此類的,充滿了官味兒。
每天晚上七點的國家新聞必看。
邱志禮晚上的時候到柴進這里來了,買了一堆吃的東西。
主要找他討論后邊發貨的問題。
按照他們之前商量好的。
未來半年內,邱志禮他們會一直在京都,滿洲李,幫他把和俄國人交易的貨給發完。
完了后再去南方。
屋子客廳的電視是打開的,正在放著國家新聞。
兩人邊吃邊聊。
后來又扯到了沈建的身上,邱志禮嘆了口氣說:“建哥要是和我們一起干就好了。”
柴進端著啤酒碰了下他杯子:“人各有志,雖然沒有和我們一起,但我們以后在南方還會有很多合作的機會。”
“也是,我們在京都是一圈兒的人,那到了南方也是。”
“來,柴進,我敬你。”
兩人杯子碰在了一起。
就在他們聊著的時候,電視里的時代偉人被人攙扶著上場。
臺上還有很多帶著解放帽的老人一字排開。
主播正在旁白:我們不忘那段慘痛的歷史,我們銘記老兵用血鑄起的和平長城,我們…
柴進無意識的看了一眼電視,果然看到了那個在京安們遇到的老兵。
端著杯子慢慢的喝著,看著。
只見時代偉人在電視里一個個的頒獎。
一般就是握手,然后親切的問候幾句再下一個。
唯獨到了那個老人跟前的時候,現場忽然一片照相機的咔咔聲冒了起來,臉上的閃光燈明顯要強烈了很多倍。
旁白想起:季金燦中將是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