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刻,呂良望著站在大面玻璃跟前的柴進背影,忽然被這個二十青年身上的一種精神所迷住。
說不出來的感覺。
他是記者出生,所以見過很多當前優秀的民營企業家。
比如說,在牟奇中身上見到過。
在陽融身上見到過。
在魯冠求身上見到過。
都有一絲馬列主義理想色彩,但柴進是最年輕的,反而感覺也是最為穩健的。
看的一陣出神,忘記了說話。
柴進忽然回頭:“呂總,怎么沒話了?是不是覺得我造車的理想太狂了點。”
呂良苦笑:“不能說狂,汽車是我們華夏的軟肋,比國外落后了數十年,如果柴先生愿意做這塊,我認為是好事。”
“只不過,你準備打算怎么開始?”
柴進笑了笑:“我這人不過二十歲,也有所有二十歲青年急功近利的通病。”
“你讓我去一點一點的研究三大件,我沒有絲毫興趣,所以我打算先去海外收購一家車企。”
“然后把他們的技術給嫁接進我的國內工廠,這樣可能造車之路會更加順暢點。”
“華夏人想要收購國外車企,技術這塊不那么容易引進來吧。”呂良是記者,所以各行各業都有過一點了解。
柴進苦笑:“所以我要等這塊解決后,才會開始真正啟動。”
“陽融不是說過嗎,想自主玩車,先準備五十億的現金,不然就別往坑里跳。”
“港城那邊我是賺了不少錢,但比起這些汽車大佬,我還是一個小羅羅不是嗎。”
呂良知道柴進在講什么。
凝著眉頭半天,隨后抬頭:“那行,為了柴先生的汽車夢,我們K先生團隊肯定不辱使命。”
“不過柴先生,你現在是不是有什么打算?”
現階段的華夏股市波動不大,而且國內股票市場不允許做空,以至于熊市的時候基本冷冷清清。
根本無利可圖,呂良想不出柴先生在這種情況之下,還能有什么作為。
柴進笑而不語,從辦公桌上扯過了一張報紙。
報紙是7月10日的。
第三版面上有一則普通人壓根不會去細看的報道。
是京都財務相關部門發布的一則公告《關于調整國庫債券發行條件的公告》。
柴進是指尖在這個標題上點了點道:“這則公告出來后,肯定會有很多人鋌而走險,趁著制度不是那么完善的時候瓜分財富。”
“你們工作室的團隊,后面準備干這個。”
呂良扯過了報紙看了下后,面部表情愣了下,然后仔細看了下去。
看著看著,臉上忽然變得激動了起來:“這是十號的公告?我怎么一點都不知道?”
柴進笑著說:“你上個月不是在港城嗎,如果我猜的沒錯的話,呂總這段時間在港股應該也斬獲頗豐吧。”
呂良頓了下,仿佛被柴進給揭穿了什么心事,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被柴先生看出來了?’
喜歡重回1991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重回1991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