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山,一個年頭古老的山脈,連綿不斷,宛若是十萬大山一般,其它的山頭高聳林立,很難上去,也就是這里勉強可以。
經過長年累月的行走,人走的多了,也就形成了路。
三人順著一條小道進了去山中,古老的樹木成森,大量的葉子落在地上,踩上去的時候很是軟乎,可進入山里的人是絕對不敢在隨意的在上面行走,要不然很容易掉入坑洞當中。
姥爺的手中拿著棍子,將前面的雜草撥弄開來,江天肩膀上背著挖人參的各種工具,手中握著砍刀。
李老頭端著獵槍,時時刻刻注意著周圍的情況。
三個人排成了一字橫隊,速度緩慢的朝著山里面走去。
姥爺拿著棍子敲打在樹木上,發出梆梆的聲音。
之所以李老頭來尋找姥爺幫忙進山找參,就是因為姥爺年輕闖蕩的時候跟北邊那旮沓的人學來了這么一手。
他現在就是擔任的把頭職位,帶領著其他人來找參。
也就是人數不夠,要不然就跟姥爺說的那樣,當時人家可都是十幾個人在長白山,有把頭帶領,有邊棍,也就是副手幫忙。
一行人帶著鍋碗瓢盆生活用具,做好在山上待上幾十天或者長達幾個月的準備。
待到下山之后,基本上是找了不少的人參,甚至連百年的山參都有。
這邊可以看到不少人為的痕跡,小棵的樹木被砍倒當成了柴火,野菜也被挖的差不多,至于山參更是找不到。
走了二十來分鐘之后,姥爺停了下來,嘆了口氣,“現在找山參不容易,咱們需要深入!你們可要知道,山里面什么東西都有,一定要注意,一旦碰到野獸,立馬就跑,不要有任何的猶豫。”
江天和老李頭重重的點頭,他們來這里可不是送命的。
隨著他們繼續深入山里,人們走出來的小道已經消失不見,路途崎嶇,雜草橫生,每走一步路都要異常小心。
前方有著一棵斷裂的枯木,下半截煥發了生機,有著樹枝在生長,而上半截則是干枯潮濕,朵朵傘狀的蘑菇分布在地面上。
他們走了過去,老李頭分辨了一下,稱贊道:“運氣還不錯,碰到了雞樅菌,這玩意可是好東西,無論是各種吃法都行,吃的就是個鮮味,村子里不是說你掉了條大鯉魚,用雞樅菌燉湯絕對是一絕。”
姥爺蹲下身來熟練的采著,沒有弄破,放到了江天背著的背簍里面。
“有這玩意,肯定就有白蟻的巢穴,幸虧距離村子比較遠,要不然白蟻到了村里面,別管多么好的木頭用不了幾天都給蛀空了。”
“繼續吧,別耽誤時間!”
他們再次啟程,此時的山里樹木林立,樹冠將陽光遮擋了大半,也就是透過縫隙落在下面,形成一道道的光柱。
水蒸氣彌漫,露水落在三人的身上,四周的空氣都是悶熱的,讓他們有些喘不過氣來。
這還算是好的,要是遇到了瘴氣,那可就麻煩了。
江天拿著砍刀,環顧著四周,小時候他倒是也進過山,不過都是淺嘗輒止,剛進來就被叫走,不允許繼續往里走,說是有狼、熊瞎子、野豬,但凡碰到一個,那就走不了。
可能是人口稀少,人煙罕至,原始生態保存較好的緣故,江天能夠感受到四周有著靈氣存在,雖然稀少,卻也至少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