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又稱月亮節、團圓節,據說這一天是古代的祭月節,一直延續到了今天,深受人們的歡迎,與之相關的神話故事也有許多,像是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等。
即便是在古代,中秋節都是盛大且莊重的節日,尤其是不少詩人都會吟詩作對,抒懷心情,比如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也猶如好時節,愿得年年,常見中秋月。
到了現代,中秋節亦是國家規定的節日,在這一天,家家戶戶團團圓圓,吃著月餅,看著晚會,觀賞月亮,可謂是開開心心,幸福圓滿。
只不過,并非所有人都是如此,有人在加班工作,有人客居他鄉,無法回來,也有的家庭殘缺,永遠也享受不到團圓的感覺。
這天中午,姥爺精神有些恍惚,就是做的早餐都能夠看出來,米粥已經熬成了大米飯,熱的韭菜盒子都有些過頭,在喂養動物的時候,也是顯得心不在焉。
早在昨天的時候,他就跟幾個兒女打了電話,想要問問他們有沒有時間回來,只不過沒有一個人有時間,要么是說過年的時候來,要么就是一家人出去旅游。
兒孫自有兒孫福啊,都已經成立了新的家庭,他也沒有辦法,不來就不來吧。
阿桂全部都看在眼里面,他的心里在著急,可是也沒有用啊,自己倒是可以陪著姥爺過節,但是終究沒有辦法跟江天相比較,他在擔心姥爺情況的同時,還有點吃醋,好像就沒有人對他這樣過。
不過阿桂也很是疑惑,江天昨天開車離開,按理說應該下午就回來啊,怎么到了今天中午還沒有回返,難道說是在那里過節,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可就壞了。
他瞧瞧的看著外面的道路,可是始終都沒有人過來。
看起來,真的就只能他和姥爺過節了,看著姥爺心情不好,阿桂的情緒也好不了哪去。
“走吧,咱們去喂豬。”姥爺說道。
“我去就行!”阿桂連忙將大桶接過來,小跑著離開,家里面的氛圍有些壓抑,他覺得自己還是先出去避避比較好。
來到了豬圈,將豬食倒在石槽里面,看著一個個小豬仔哼哧哼哧的吃著,阿桂嘀咕著:“小豬仔啊,小豬仔,真羨慕你們啥也不知道,這樣也就什么都不用擔心,也就是等到長大了之后被賣了。”
“不像是我啊,年紀輕輕就需要經受這么多的事情,唉....”
突然,他聽到了汽車的聲音,阿桂連忙看了過去,就看到熟悉的五菱面包車在道路上行駛著。
“哥,哥!”阿桂頓時就歡呼起來。
他也不管小豬仔了,直接是把所有的豬食都倒了進去,拿著大桶就往回跑。
一邊跑著,一邊還喊著。
“姥爺,哥回來了!”
待到阿桂回到家中的時候,江天正好是開著車到了門口。
大黃蹭的就從院子里竄了出來,圍著面包車轉悠。
姥爺也是趕了過來,看著江天,一直悶悶不樂的臉上總算是有了高興的情緒,“你怎么回來了,不是應該陪陪你爺爺奶奶他們嗎?”
話雖這么說,但是語氣當中的驚喜那是藏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