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到達最終的貨站之后,就跟潘朝霞分別了。他這還是第一次見到公司的老板之一,開始還有點害怕,可慢慢的就發現這個老板比他的歲數還小呢。
心中更多的就是敬佩之情了,同樣也感謝她給了好多人一個能賺錢的機會。
分別之后,潘朝霞又搭乘了幾次貨車,到達日臨的時候,已經是十天之后了。
天空中下著毛毛雨,淅淅瀝瀝的,可在這大正月里,更是讓人覺得寒冷刺骨。
這種溫柔的小刀子,是潘朝霞最討厭的。
再搭乘日臨開往魔都的貨車,她就可以到達目的地了。
跟小王分別之后,她就再未提及過自己的身份。只說是公司的領導讓她下來抽查春節的時候,給員工的福利是否都付給每一個員工了。
不得不說,她的話加上柴伯的影響,確實是起了很大的作用。
這一路上過來,柴伯手下的人自然都是夸贊他的英明,不認識柴伯的,也都說老板們的好話。
光是過年的紅包,還有給的雞蛋、豬肉什么的,就足夠一家子把正月都過完了。
潘朝霞不是那種吝嗇的人,像是這種他們沒辦法每個站點都顧及的情況,經手的錢財貨物,都是要靠員工的自覺性。這點小錢,她不在意,柴伯自然也不會在意的。
否則人心渙散,頻頻出問題,影響最大的還是他們物流公司。
最近市場上也有其他的人,聞到這其中的利潤不菲,找機會尋求各地的支持,想要成立跟潘朝霞他們一樣的物流公司。
有模仿也是正常的,不過肯定是能超越她的,這點信心,她還是有的。
到了日臨,她沒有急著去貨站,先在附近找了一家旅店住下。
其他的地方,有些小問題她都給解決了,總歸柴伯看人的眼光還是不錯的。
不過這日臨的情況,就有些復雜了。
之前這負責人也是柴伯的,后來這的貨站擴大過一次規模,財務的人就發現問題了。派人下來調查之后,發現柴伯的人動了手腳,那之后就把人開除了,在員工中選拔出來一位。
這也無可厚非,有能者居之。日臨距離魔都不遠,也是個繁華的城市,物流來往自然是不少。
不過這也只是換人開始的幾個月,慢慢的物流就沒有原來那么多了。
潘朝霞跟柴伯提過一次,他打算派人來看看,正好潘朝霞要來魔都,就順帶到這看看。
入住之后,到門口的小餐館簡單的吃了個飯。
“大姐,那邊的貨站你們去發過東西沒有,服務怎么樣啊。”
老板娘是一位跟韓大姐歲數差不多的大姐,潘朝霞放下筷子。店鋪人不多,收拾的也算是干凈。
這面的口味也不錯,再看這大姐也是個爽快的人。
估計這要是在飯點,肯定是好多人的。
大姐把最后一張桌子收拾干凈,把脖子上掛著的圍裙拿下來擦擦手,“你要發東西啊,我跟你說啊,你要發東西,可不要去對面那家。順著這條街再往前走走,一個藍色的大牌子,去那個物流。”
潘朝霞不動聲色,“我聽說對面這家,開了有些年頭了。全國各地都有,信譽也不錯。”
“那是之前了,自打那換了人之后,可就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