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瞅著高考在即,不少學校的門口都是車接車送。甭管是自行車還是小汽車,或者是人力車,總歸都是想要讓孩子們,有一個舒適的學習環境。
潘朝霞路過的時候感慨,家長們期盼孩子成龍成鳳的心情,多少年都是一點變化都沒有的。
從京城驅車到隔壁的市區,剛到了就有人出來迎接。
她跟王井說,以后不用搞這么大陣仗。她投資重工業,也不是為了虛榮的。
從年初開始投資,一直到現在,她鮮少出現在工廠廠區。
不少重工業的發展有些舉步維艱,產品質量并非是主要原因,市場沒有打開,或者是資金缺乏等,這才是主要原因。
潘朝霞多數,都是在電話里,把解決的方案就拿出來了。
雖然這樣的投資方式,對別人來說有些大膽,但是對潘朝霞來說,她知道這些廠長們的心思是如何。
經營了許久,就是想把廠子經營起來。不過這政策時有變化,對那些對消息不敏感的人來說,著實是有些不太友善。
大部分她投資的廠子,調整改革之后,發展還是后勁兒很足的。
尤其是王井經營的這家廠子,現在產品銷路被打開,還有足夠的資金進行產業鏈的升級,前途一片美好。
至于潘朝霞今天來,自然是有很重要的事情,需要現在就解決的。
王井是個五十多歲的男人,中年男人的外貌特征,在他的身上展現的淋漓盡致的。
尤其是那個锃亮的腦袋,在太陽下泛著油光。
潘朝霞驅車跟在后面,一臉嚴肅。
車子停在廠區里,王井依舊是阿諛奉承的。倒是潘朝霞,直接朝著他的辦公室過去。
王井好像還想匯報工作,倒是潘朝霞直接就請管事的都進來。
“王廠長,咱們是第一次見面,但是咱們的交情可不是一星半點的。”
她投資的時候,知道王井經營這家廠子已經有幾年的時間了。
要不是身邊這些朋友支撐著,肯定是挺不到能拿到她投資的時候。
而潘朝霞也是對這份情誼很感動,加上這家廠子的產品質量也確實是不錯。
投資的時候,她也是打電話跟王井說的。
雖然開始王井屢次把潘朝霞當成騙子,她也是沒所謂。
畢竟,說是投資,還是要給個十幾萬的投資,一般人能相信那才是有問題呢。
不過錢打過去之后,王井就多了幾分信任。
加上跟潘朝霞打電話的時候,聽她指出現在廠子的問題所在,修改之后果然效益是比以前好很多。
甚至,有些訂單不僅僅是在國內有了。
這知名度,對于曾經的王井來說,是絕對不敢相信的。
當然,他對潘朝霞也是感恩的。若不是潘朝霞的幫忙,也不會有今天的。
“我今天來,不是聽你們奉承我的投資決定的。這份合作意向書,是你們廠子出具的吧。”潘朝霞把文件扔在桌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