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玄之又玄,之所以玄,一是因為不能理解,二是因為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前一種是修行沒到家,后一種是表達能力沒到家,總之蕓姚還需要好好學習。
紅桑講道,不傳法術,不修神通,就是教蕓姚去認識世界觀察世界,然后領悟世界,最后才是改造世界。
蕓姚也不急著學習驚天動地的技能,只是每天聽講完成功課,不知不覺竟然已經到了秋收。
采邑里的野人們每天在田間勞作,要在幾天之內完成所有的收割,然后還要曬糧食,還要去殼。
蕓姚也得準備交稅,還要把農具都收起來交還給農人。
很忙碌,因為到了收成的季節連老鼠都變多了,得滅鼠,防止存糧被偷吃。
整片大地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人在勞作,為了吃飽肚子而辛苦。蕓姚作為采邑的主人自然也不能偷懶,畢竟二十塊公田中十五塊是要交稅用的,一塊塊的收成都要記錄好。野人們先在公地里忙活,幫國君和蕓姚收成,忙完了公田,他們才能開始私田的勞作,為自己收獲口糧。
可以明顯看出公田的收成更多,因為公田肥力更足。而私田的產出較少,估計也就勉強夠明年一年的口糧,根本不會有余糧。
農業文明是很實在的,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牛羊成群就是富裕的好生活,所以土地的出產直接決定了野人的生活水平,出產的少那日子自然就會貧困。
今年公田收成還行,私田也能保證不餓死人。
野人們都很高興,因為秋收過后他們就清閑了,一直到明年春耕前的幾個月都可以什么都不做。
西周雖然是奴隸制度,但野人不算奴隸,不會揮著鞭子強迫野人去勞作,也不會給野人帶上鐐銬。當然國人作為武力階級,要是野人好吃懶做、偷奸耍滑,國人還是能懲罰他們,把野人降級為奴隸的。
野人不被允許參加勞役和兵役,因為勞役兵役是屬于國人的待遇,所以秋收之后野人就沒事干了。
秋收之后貴族倒是會很忙,因為秋冬之際正是舉行各種大型集體活動的好機會,射禮就在秋收之后,臘八節祭祀和年終大校都在冬天。
蕓姚已經定制了一套新衣服,是要參加射禮的時候穿的。
秋收的時候隔壁牟家就來打聽蕓姚參不參加射禮,看來還是想要打擊報復,蕓姚倒是要看看他們能怎么報復自己。
“有禮走遍天下,無禮寸步難行,我有周禮傍身,牟家想要報復,我倒要看看他們有沒有這個本事。”蕓姚高舉周禮大旗,表示讓牟家的報復來得更猛烈些吧。
于是在九月末,蕓姚穿戴整齊,在四位家臣的簇擁下出發前往國都東郊參加國家舉辦的大型運動會——射禮。
喜歡渡娘之后封神時代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渡娘之后封神時代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