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君只需要果子、獸肉、獸皮、漂亮的羽毛、好看的石頭,并不會在意野菜這種挖出來一兩天就蔫掉的垃圾。
蔬菜是真的太難保存了,所以蕓姚才費盡心思要做咸菜,腌制之后就能保存了。
當然也不僅僅是挖野菜,還要收集各種植物的花瓣和葉子,這些花花葉葉要全部曬干碾碎成粉,之后做酵母、做香都用得上。
去年是沒準備好,今年蕓姚是做了萬全的準備,要發展一下采邑的手工業,野人的孩子都要學。
每家至少出一個孩子。
新的倉庫也已經在南岸的土地上修建了,是花了點糧食請蕭戈建造的,用南岸的材料、南岸的奴隸。
這塊土地是蕓姚用兩頭天兵牛的勞動力換來的,要不是兩頭牛的法力,蕭戈不可能在春天之前開坑十塊井田。本來是說以布幣作為交換的,但蕭戈卻直接用一塊地來交換。他的心思不難猜,就是希望下次蕓姚保護自己土地的時候,順帶保護一下蕭國。
以前隔河相望,蕓姚只要保護北岸就好,沒必要過河,但蕭戈封蕓姚一塊地,那么蕓姚下次肯定要過河,既然都過河了那保護蕭國也只是搭把手的事情。
既然是南北岸都有土地了,那自然是要經常來往兩岸,蕓姚的劃船技術倒是越來越好了。
采集,加工,制作,蕓姚帶著野人孩子以及東夷少年沐進行學習。雖然沐連雅言都說不順,但他學得很認真,因為蕓姚在他眼中就是仙女,仙女的話就算聽不懂也要照做。
孩子們的領悟能力還是很強的,先就是把曬干的花花葉葉全部念成粉末,這樣才好混合。
制作酵母的時候需要在小米飯里混入粉末,然后再監控溫度進行陰干,產生的化學反應就是發酵。其實就是等小米飯上出現菌絲,花花草草的粉末就是用來催生菌絲的。
有了酵母,再搞一點小麥粉就可以做各種面食了。
當然也不能忘記養蠶,主要由鸝負責,姬姜親自傳授蕓姚和鸝養蠶的知識。一些勤勞的野人也加入養蠶的行業,姬姜也大度地把知識傳授給了他們。
今年農人來采邑的時候已經說了,家家戶戶都至少要種兩棵桑樹,就是為了增產絲綢。雖然說人口少了,但目標沒有改變,按照以前的速度計算,人口很容易就能生出來。
前半年要做的事情就是這些了,后半年建高爐、燒木炭制作青銅農具。
蕓姚也不是一口氣要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也是循序漸進,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安排好。對于陸壓道人說的人族大劫,蕓姚也是記在心里的,但她知道自己實力弱小能做的就是管理好采邑,讓采邑有足夠的抗壓能力,只要有足夠的糧食,足夠的牲畜,就算大劫來了,照樣能挺得住。
紅桑也說了人族大劫就算來也不會和下暴雨一樣突如其來,也有一個醞釀過程,而現在還沒到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境地,所以要做的就是強大自己,做好準備。
五年左右,紅桑預計人族真的成為眾矢之的還需要這么長時間,期間雖然會發生一些斷斷續續的試探,但主要還是試探天庭的態度,所以對人族的影響肯定是小范圍可控的。所以就要利用這段時間拼命發展,沒有第二條出路。
喜歡渡娘之后封神時代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渡娘之后封神時代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