蕓姚決定了采邑要走修仙承包的發展路線,于是對采邑的國人進行推廣修仙有關的產業培養。從金蠶養殖開始,因為養金蠶不會影響他們的吃飯問題。
如果一下子就讓國人都種草藥,他們肯定會恐慌。雖然蕓姚可以保證草藥的銷路,但手里沒糧心里發慌,國人也不能沖破這個真理。
養殖金蠶沒問題,反正他們也不穿絲綢,他們穿麻衣和皮革,絲綢完全是出售所用,并不會影響到農田產出。加上蕓姚保證會收購國人手里的金蠶絲,他們自然愿意。
“去問問野人,有沒有愿意的,也可以給他們一些金蠶飼養。”蕓姚說道,人多力量大。
國人都知道蕓姚心善,有什么好事都會想著野人,他們都習慣了,只要朱女首先和他們商量就好,如此一來國人就能知道自己在采邑還是有地位的。
野人養蠶的技術也不錯,倒也有幾戶愿意嘗試的。而其他野人滿足于現狀,不想立刻就加入。其實采邑的大部分野人都是這樣,都是先看了別人致富,然后才會跟上。只有少數開明的野人才敢于跟著國人一起嘗試新鮮事物。
西周雖然有周禮,給了每個人一個職位,但現在人間只有孝沒有忠。所以采邑里的人可不會愚忠地聽信蕓姚的所有話。而蕓姚也從來沒有說他們就必須要忠誠于自己,就必須要聽話。沒有這種事情,蕓姚和采邑居民更像是合作伙伴,一起探討一起想辦法發展。
雖然如果蕓姚拿出自己修士的身份,用法術忽悠他們的話,一樣能讓他們言聽計從。不過蕓姚作為一個穿越者,實在是不想做神棍。所以她不但不會用修士身份忽悠他們,反而不斷對國人強調修士也不是萬能的,也一樣需要大家集思廣益,多多提出意見。
所以國人們漸漸也就只把蕓姚當成是男爵,而不是修士,只是默認蕓姚是個學了大本事的男爵,但并不會點石成金,也不會不勞而獲。修士又如何?修士想要吃飯穿衣也得從土里種糧食,用織布機織布。
所以在蕓姚采邑里的居民并沒有其他地方那樣對修士盲目崇拜。
現在在國都,很多國人都對飛來飛去的修士有一種盲目崇拜的心理,都覺得修士很神秘很了不起,其實那只是因為不夠了解。蕓姚是不希望自己采邑的居民盲目崇拜修士的,畢竟以后修士可是采邑的客戶,要是盲目崇拜了,還怎么討價還價?
金蠶養殖的事情就先這么定了。之后蕓姚對他們說道:“你們有沒有想法也種一點草藥,我可以幫你們開辟小點的藥圃,也不用占用農田,就是門前屋后空出地來進行種植。”
反正現在大家也沒有種菜的習俗,每家每戶多多少少都是有空地的,利用起來開個小藥圃,不種多,種個十棵草藥。
國人們表示還是先一步步來吧:“種草藥的時間太長了,而且需要人手照看,太嬌貴。”叔宰說道:“藥材還是等以后再說吧,等我們先把金蠶養好,一樣樣來。”
蕓姚點頭接受這個說法,便說道:“我也就是這么一說,種不種你們自己考慮,不過如果決定種就來找我,我幫你們開藥圃。”
大家點頭,然后散會,各回各家。
管理采邑并不是蕓姚想象那么簡單的,現在采邑在上升期自然好管,如果到了內卷的時代,都不知道如何才能讓采邑的人同心協力。
國人也好,野人也罷都有自己的思量,都有自己的想法,好在現在距離內卷還很早,只要自己打好基礎的話,內卷的時候也肯定也有其他出路。
“這就叫做推動產業升級。”蕓姚表示自己采邑五年時間積累了足夠的糧食,才有資格升級產業,嘗試一些新鮮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