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修仙,蕓姚給出了一個石破天驚的答案,不是跳出三界五行,也不是成為圣人,而是為后人累積經驗。
修仙者十有八九都會死,強如東皇,盛如后羿,最后下場都是死。例子是數不勝數,圣人門徒都不能避免,如果大家的結局都是死的話,那么為什么有些人被記住了,有些人卻沒有被記住?
自然是因為大部分修仙者的死根本沒有借鑒意義,而少數修仙者的死卻能讓后代反思。
反正都要死,那么給后代留下經驗不就是修仙者的意義么?聽完這一番說辭,和鈴和山羊老叟都陷入沉思。
良久之后山羊老叟才緩緩說道:“現在我總算明白朱女之前的所作所為了,明白為什么你總是這么忙碌,一點也沒有修仙者的逍遙自在,原來你是想要給后代留下遺產。原來如此,只要活著就努力去辦實事,等到死亡來臨就能毫無恐懼地面對。所以你遇到險境,卻能冷靜對待,因為每一次呼吸每一個瞬間,你都是毫無悔恨地實踐自己的理念啊。”
山羊老叟豁然開朗,自己以前小心翼翼,深怕沾染因果,可就算如此修為卻一直不能提升元神境界,千年以來碌碌無為,看似活得瀟灑,可等自己死去,又有誰能記得自己呢?
“也罷,也罷,我活了千年還不如一個修仙新手活得明白,我真的是服了。”山羊老叟服了,心服口服,說道:“反正我的修為已經進入瓶頸,不如換個思路。朱女,你想讓我怎么辦?”
蕓姚對于說服山羊老叟并無意外,因為她很清楚山羊老叟也渴望改變,希望能有一個突破的機會。只是他自己說服不了自己,需要一個外人給他一個改變的動力。
雖然說服山羊老叟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隱藏自己,免得自己太高調給師門惹麻煩,不過這是雙贏,也是給山羊老叟一次改變的機會。
正如蕓姚以前說的那樣,如果心中不愿意去做一件事情,那么會很干脆地拒絕。而猶豫不決,只是因為這個選擇對自己來說是福禍未知。因為不能未卜先知,不能判斷發展過程,所以才會猶豫。
山羊老叟面對的選擇就是維持現狀還是迎接改變,現在他選擇接受改變,看中了改變中蘊含的一絲希望。
當然太上老君說過: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改變是有風險的,如果失敗,那么山羊老叟可能會提前去輪回。不知道他會不會說蕓姚坑他。
不過現在山羊老叟是一心想要創立一番事業,自然不會考慮風險不風險的,只想知道怎么做。
“海市上說話最管用的人是誰?”
“斗壺真君,不過此人深居簡出,和神女一樣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見得到的。”
蕓姚表示好事多磨,問道:“此地是東海范圍,不知道龍王說話能不能派上用場?”
“自然是可以的,難道你想要和東海龍王合作?”山羊老叟表示蕓姚還真是想法太多,只是他表示了懷疑:“東海龍王可是東海之主,會看得上拍賣行這種生意么?”
“總有會看得上的。”“先一個個嘗試過去吧……”蕓姚表示成與不成都是盡人事聽天命,在這個天道籠罩的世界中,天道因素也是不可忽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