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在殿前斗劍開始之前,為四位劍客打造四柄寶劍,這個任務不輕。首先是數量要求,其次是時間要求,最后還有質量要求,要讓四把劍水平相當以彰顯公平。
但在這個沒有標準化的時代,在這個完全手工的時代,按時完工四把寶劍已經不錯了,還要對質量有相應要求,那就太難了。
寶劍可謂是鑄劍師妙手偶得,不能復制,想要復制的話質量就肯定不能太好。所以接受這個任務的鑄劍師壓力山大,沒日沒夜地鑄劍,頭發都要掉光了。
但還是難以完成所有的要求,兩把外表相似的寶劍,內在卻截然不同,對砍之下,總是有優劣之分,這樣就不能達成公平這個要求了。而公平是最重要的,若是因為寶劍質量問題不能讓四位劍客公平決斗,就是鑄劍師的責任。
既然自己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就只能在臨淄城尋找能解決問題的人。
在管仲的前院,純盈的父親也在考慮如何鍛造四把一模一樣的寶劍,他自言自語道:“火爐溫度,礦石質量,甚至是捶打力度都會影響劍的品質,有一個條件變化,鍛造出來的寶劍就有天差地別,就算外表一樣,但內在卻有云泥之別。如何才能同時制造出品質相當的四把好劍呢?”
好劍不難,難的是重復鑄造好劍,畢竟沒有標準就不可能量產。
簡單來說就是不能標準化鑄造。
春秋戰國時間段涌現過很多名劍,魚腸、巨闕、干將、莫邪、湛盧等等,但這些名劍都只有一把,沒有說同時出現四把品質相當的寶劍的。
沒有標準化,也沒有條件監控的時代,這是難上加難。
所有鑄劍師都在冥思苦想,自然也包括純盈,她回憶《太公劍錄》的內容,想到火爐的溫度可以依靠制造大火爐來解決,只要火爐夠大,四把劍可以一爐而造,火焰的溫度就沒有差別了。
問題還是礦石和鐵匠水平的問題,如何提煉出質量相當的鐵呢?《太公劍錄》里有融鐵汁的記錄,如果把礦石都煉成鐵汁,那么鐵汁分為四份,質量應該都差不多。
然后就是捶打的方式,用手肯定不行,但如果用重物在相同高度落下,那么就能保證每一錘都的重量都一樣了。
這樣就能解決溫度、礦石、捶打的三個問題,能一口氣打造出四柄相近的寶劍了。
《太公劍錄》開篇就說,不論天資,因循而用。就是排除匠人的水平高低,用客觀條件來讓任何匠人都能煉制出好劍。
純盈力氣不夠?沒關系,只要把重物拉到一定的高度落下,就不用擔心鐵錘力道不穩定了。保證每一錘的力道都差不多。在《太公劍錄》中還有重量和高度的對照,就差畫一個表格讓人按圖照做了。
“我有辦法。”純盈激動地說道,臨淄城所有鑄劍師都沒辦法解決的問題,她能解決,這種成就感是前所未有的。
辛房看純盈手舞足蹈的樣子,都不忍心打擊她,但她還是提醒道:“就算你能解決所有人都棘手的問題,也不能說出去啊,不要忘記自己的身份。”
純盈被潑了一盆冷水,不過臉上還是掛著笑容,就好像全班都沒能做出的難題,就他一個人解答出來一樣,這種成就感可不是輕易就會被消除的。雖然不能和大家分享,但還是高興,她對辛房說道:“我還有你啊,能和你分享就足夠了。”
辛房被這個天真浪漫的少女感染,也不由微笑起來:“你啊你,明明被困在籠子里,卻還能這么樂觀。”明明一眼就能看到自己紅顏白發的悲慘未來,看到凄涼的結局,但純盈卻總還能苦中作樂,也不知道她是愚笨,還是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