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家庭是很傳統的中國家庭,一家大小所有事情都有父親做決定,思想傳統的他們就覺得女兒就是嫁人的,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兒子才是真正傳宗接代的那個。
他們對兒子很放松管教,只需要他娶一個回來然后按部就班的結婚生子就行。
重男輕女是真是存在的,但是畢竟為人父母,他們也不希望自己女兒嫁得很差,托了關系把她介紹給了王盛,王盛再怎么也是族長,自家女兒嫁給他絕對不會吃虧。
王盛當時還沉浸在失去心愛姑娘的傷心當中,結不結婚對他來說是無所謂的。
對于生長在這種家庭的女孩,她不得不順從家人的意見嫁給了王盛,雙方就這么盲婚啞嫁的匆匆結了婚,女孩是一開始還是想著嫁都嫁了,好好當個妻子、兒媳、媽媽就行了。
可誰想到王盛婚后還是沒走出陰影,一直是以陌生人的態度對待她,哪個女孩喜歡這樣的丈夫,走也是必然的事情,走了才能過她真正想過的生活。
她激怒王盛只是走的導火索,她也沒想到王盛居然就這么一蹶不振,站不起來了,她只是想氣一氣王盛,自己走了,王盛也不會說什么,自家父母拿她也沒辦法。
正是因為想通了這些事情,王盛才能更好地生活,他對婚姻沒有熱情了,就希望沙族能好好地,自己能看到弟弟結婚生子,讓王家傳承下去。
望月族族長女兒是極好的女孩子,王盛特別想讓他們兩個聯姻,鍥而不舍的天天去王茂耳朵旁邊念叨,這才真像一個居委會大媽。
王茂對聯姻很是抵觸,一個勁的拒絕王盛,王盛一來他就走,都不想和王盛說一句話了,情急之下,王盛發了火:“我做這些都是為了你好,你別得到便宜還賣乖。”
王茂也以死抵抗,跟王盛對罵:“我并不覺得你是為了我好,你自己婚姻不幸福你還想讓我婚姻不幸福,沒你這么當哥的,反正我不聯姻,要聯你自己聯,反正你現在也沒老婆。”
這句話完全是往王盛傷口上撒鹽啊,王茂死都不妥協,王盛對此毫無辦法,無奈找了王斐當說客,把大概情況給王斐說了一下,他覺得王斐說話王茂再怎么也會聽一點的吧。
那晚,王斐找到王茂,沒有立即就跟他說這件事,反而跟他嘮起了家常,慢慢慢慢才引入這個話題:“其實我很能理解你哥哥,我也是三個妹妹的姐姐,我非常希望看到她們好。”
王斐才不希望那兩個大的好呢,她只是這么說給王茂聽而已。
“你哥不會害你的,我相信他說那姑娘很好,我覺得你沒必要這么抵觸,你可以先去見見,又不需要立馬結婚,你哥只是性子急了點,到底來說他還是希望看到你好啊。”
王斐緩緩道來的語氣讓王茂聽了進去,可他心里那顆躁動的小兔子立馬鉆了出來,王茂搖了搖頭還是死都不愿意去見一見那個姑娘,甚至還說自己不想結婚了。
“為什么?你總得有個原因吧。”王斐語氣依舊平常:“你不敢給你哥哥說,你可以給我說啊,要是我覺得這個原因有道理,我幫你做你哥哥那邊的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