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斗神君看向幾人,道:“諸位,我等修行千百年來,一直秉承傳統,無論正一或是全真,殊途同歸。
但,諸位有沒有意識到,我們的修行是否是最高級的?”
這個問題讓眾人感覺很難回答,甚至想不通強大的牛斗神君怎么會問如此幼稚的問題。
修行界在這一千多年來,大家分裂出各種門類和派別,內卷也夠厲害。
但大家都堅信一件事,我們的修行是最高級的。
“難道不是嗎?”三坤問道。
牛斗神君露出一抹苦澀,沒有回答,他看向其他人,想先聽聽答案。
三乾沒有回答,眼觀鼻鼻觀心。
三坤道:“實際上除了我傳統門宗和正一、全真的門宗,還有其他修行方式,一些不以道為尊的散修,同樣能獲得大道。例如那江無塵!”
牛斗神君搖搖頭,道:“三坤真人未能理解本君意思。我們所有人的修行,都是依靠納靈歸海,氣海歸田,田充成丹,一步一個腳印,一個臺階的提升。
我是說,除了這種方式,是否還有其他方式?如果有,我們的方式是否的最高級的?”
這個問題幾人從未想過。
陸真人道:“神君何出此言?”
牛斗神君見況,心中明白,在場幾人在這方面并沒有什么獨特的看法,道:“很早之前,我游歷于太乙山……”
太乙山?
眾人知道,和昆侖這種龍窩比起來,那不過是無名之輩,山高不過千,廟宇不過十幾座,不值一提。
在此刻牛斗神君說出來,大家都認真的聽。
“在太乙山我曾見有道人呼吸吐納成紫氣。我與那道人交流,那道人看似平淡無奇,一柄飛劍卻強悍無比,依稀記得,那一年本君已經處胎息后期!”
胎息后期?
只有過來人才明白,胎息的境界具體在什么地方。
按照傳統修行,納靈筑基,開啟修行之路,隨后是通靈期,通靈期之后便是結丹,但這個結丹是結小丹,因為在之后還有金丹。
小丹期后方是胎息。
牛斗神君若是胎息期,估計至少也要在五六百年前,甚至更早。
“那道人修為應當超過神君吧。”三乾道。
牛斗搖頭,道:“并沒有,我問他修行幾何?他一副很苦澀的表情說只開一竅。”
一竅?
這是何意?
幾人對望,均表示不解。
牛斗道:“我追問何為一竅?那道人倒是也不隱瞞,說十二靈竅,我只開了一個手竅。我有意跟他溝通,數年后,道人告訴我一個故事。”
數年后?
幾人駭然,這幾年只怕不單單的溝通那么簡單。
牛斗神君和那道人之間,搞不好還有更深的秘密,只是神君不說,無人之地。
“這是一個關于道者開天辟地,以一己之力化解危機的故事,我聽了之后,覺得很是滑稽,也沒相信,但關于故事中人有十二靈竅的事,我卻耿耿不忘。
諸位,十二靈竅可知是什么?”
眾人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