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浩笑了笑道:“呦!是何禮物,拿來給父王看看!”
作為長子的楊志起身從坐下拿出一個造型精致的盒子。
“父王,只是兒臣的禮物!”
楊浩接過盒子打開一看,只見里面放了一張寫滿了文字的紙。
楊浩將紙展開,快速的掃過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志兒長大了,這篇文章很有想法,看得出來的確是用心了。”
“兒臣見識淺薄,不足之處還請父王教誨。”
楊浩道:“你這篇文章中說,大齊以工立國,以工強軍,因此我大齊應該給予工匠更高的地位,但你可知,萬物之間皆有平衡,你可見過天平?”
楊志道:“兒臣見過。”
“既然見過天平,那你應該知道想要天平平衡,兩邊的重量就需要想同,無論是哪一邊多,哪一邊少,都會打破這個平衡。
父王自然知道工之重要,但只注重一點,而忽略其他,段時間來看,也許會有效果,但長此以往,便會造成很嚴重的后果。
今日,為父便給你講一講什么階級。
這個階級可以理解為等級。
以我大齊為例,可劃分為如此幾個等級。
帝王,官員,農人,工匠,賈人。
這些人構成了我大齊整個社會環境。
這些人之中雖有貴賤之分,但本質上只是分工不同而已,農工賈這三類人,占據了我大齊百分之九十的人口,這些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百姓,也就是民。
而民就像是水,官員就是舟,而帝王就是那掌舵之人。
民若憤怒則如洪水巨浪,你覺得帝王和官員還能生還否?
”
楊志搖了搖頭道:“不能!”
楊浩笑了笑:“民離了舟船能活,但是舟船離開了水也就一無是處了。
想要一個國家健康的發展下去,就需要維持民的平衡。
爾等今后要記住這一點。
官員和帝王只是引導水流的方向,不至于讓這水成為一潭死水。
你的這篇文章為父會為你留下,等將來回頭再看,你自然會明白這其中道理。
”
楊志有些似懂非懂的撓了撓頭。
“兒臣記下了!”
楊浩笑了笑道:“你的這份禮物,父王很喜歡,繼續保持這種學習的精神。”
接下來的王子公主們,可能是由于年紀太小的緣故,獻給楊浩的禮物大多都是一些精美的小物件,而只有四子楊非卻是演練一番學來的搏斗本領。
雖然受限于幼小的身體,讓他看上去顯得有些笨拙不堪,但拳腳打的確是虎虎生風。
如果說楊志是個書生,而楊非只能是個武夫。
自己的兒女能如此用心,楊浩自然是欣慰無比的。
而在他的心中,儲君之位已經定下。
子夜,大齊終于迎來了洪武十年。
長安城有身份的人家,在王宮響起鞭炮聲后,也點燃了自家的鞭炮,迎接新年的到來。
喝的有些微醺的楊浩,卻沒有回去休息,而是返回了御書房,拿出一本空白的冊子,在其上寫到。
儲君立長子志!
并用自己的王印重重的蓋上。
做完這些,楊浩依舊不能安心,奮筆疾書后,將紙卷起來用竹筒封好,叫來錦衣衛統領,讓其親自將其送出王宮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