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策論就是步入了齊國官員階層,而那個所謂的科學,如果考過,則會進入叫什么科學院的地方。
這個部門據說也是新成立的,而且在這些考生的交談中,說到這個科學院目前連一個像樣的衙門都沒有,所有的建筑物都還停留在圖紙的階段。
這讓大多數考生都本能的排斥這個新鮮事物,近十年的發展,已經讓他們養成了讀書就是做官的想法,那個科學院一聽就不像是官府之地,對他們的吸引力并不大。
云風潛意識里也否決了要去報考科學的想法,和其他人一樣,都對做官保佑著極大的興趣。
因為只要做官,就成為了齊國掌權者,地位上將會得到極大的提升,甚至還有那么一絲希望不如到朝堂之中,成為影響齊國核心人物之一。
如此大的誘惑,怎能因為一個不知所謂的科學院而放棄。
但是數天之后,朝廷公布了關于科學院更為詳細的解釋。
禮部衙門外的告示前,聞訊而來的考生熱烈的討論著這件讓他們無比糾結的告示。
告示上解釋了什么是科學院,也對科學家和官員的職責進行了對比。
這份告示很長,云風看完之后也和其余的考生一樣糾結了起來。
因為成為科學家雖然不是官身,但獲得成就的人,除了不能參與朝事之外,在地位上并不比官員要低,甚至獲得大功者還有可能獲得爵位的封號。
而這爵位還不是一代而終,而是可以下傳三代。
在一點上,甚至比立下戰功而封爵的軍人還要好。
是當個傳統的官員,還是成為一個同樣能出人頭地的科學家,云風有些犯難。
因為科學家主要考察的就是類似于數學的東西,而相比于寫文章,他知道自己在數學上要強于文章。
若是報考了科學,他自信有極大的可能性考一個好名次。
但是對于不太了解的東西,人類都會有些本能的畏懼。
糾結的云風回到客棧,詢問了自己同伴的想法。
除了一個人準備報考科學之外,其余人仍舊打算走傳統的做官路線。
只是云風還是很難下定決心,心煩意亂之下,只能郁悶的返回自己房間,靜下心來思考自己該何去何從。
隨著時間一天天的過去,距離報考的期限越來越近,留給云風時間已經不多了。
八月底,長安城發生了一件大事,一件可以被稱之為神跡的大事。
朝廷忽然宣布一項重大的科研突破,人類可以離開地面飛向空中。
這個消息一開始大多數人都對此半信半疑,但是朝廷卻拿出了實打實的證據。
洪武十一年,九月初,王宮的方向忽然聲升起了一個碩大無比的物體,看著那個緩緩升空的東西,整個長安城十幾萬人頓時陷入了恐慌與震驚之中。
而還沒決定到底該報考什么的云風,看著空中飄蕩的熱氣球,整個人如遭雷擊呆立當場。
“神跡,神跡!”
云風呼吸有些急促,眼神中露出了一絲狂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