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舒帶著文卓去了賣布的柜面上,既然是置辦嫁妝,那被褥是不可少的。
柜面上放著一些布匹,各種各樣的面料都有。但有些面料不適合做被面兒,所以他們得挑選才行。
這年代的被面兒,基本都是大紅大綠的,上邊帶著一些什么牡丹花啊!鳳凰鳥啊之類的圖案。有些顏色淺一些的,也是帶著一些花啊鳥啊的。
文舒喜歡那種比較素雅一些的,可這年代沒有。
這畢竟是文卓的婚禮,還得按照她的喜好來,文舒的喜好,只能當做是參考意見罷了。
文卓畢竟是生在這個年代,長在這個年代,她的眼光沒有文舒的超前,喜愛的也是當下這個年代的眼光。
現在最流行的,莫過于絲綢被面了,大紅色的被面,帶著金絲繡線。文卓按照自己的喜好挑選了幾床。
文舒當時結婚的時候,是六鋪六蓋。如今她的妹妹要結婚了,她也一點不能少。
“姐,用不了那么多,做多了蓋不過來,也是放著。”文卓道。
其實,她也是想給文舒省些錢,知道她賺錢太辛苦。整天在劇組忙的不著家,連覺都睡不好。
而且,她也見過文舒的被褥,那么多都在柜臺上放著,根本就蓋不著。
文舒望著她微笑道:“蓋不蓋的著另說,該有的排場咱們不能缺。再說了,這是自古以來的習俗,咱們又不是沒那個條件,你只管選自己喜歡的就好了。”
“你姐叫你買你買就是了,結婚一輩子就一次,可不能將就。”莊寅強也在一旁勸慰道。
文卓這才又去挑了幾床被面和褥子面。
買完了被面,前邊不遠處有個賣梳妝臺的。早些年,很多家具都是找木匠打造的,哪里有賣這種成品的啊?
自打改革開放以后,生意放開了,有些木匠也開始正大光明的做起了生意。但像這種在商場里賣成品的確實不多。
這年代的梳妝臺,大多都是那種棗木色的,下邊一個框架,中間有兩個抽屜,上方臺面上有一個做了造型的鏡子。
不知道為什么,文舒看著這樣的鏡子,總有一種看鬼片的感覺。但其中有一個梳妝臺倒是吸引了她的注意。
很多梳妝臺大都大同小異,但這一臺倒是有些區別。它用的不是那種傳統的棗木色,而是用了嫩綠色。造型也不相同,它下邊是個柜體,柜體一分為二,下邊的柜子有兩扇門,打開可以往里邊放些雜物。上邊的柜子是兩扇推拉玻璃,玻璃是透明的,也可以存放東西,但因為玻璃的緣故,想必一定要弄得干凈整潔才好看。
上邊的柜面也是玻璃的,玻璃上邊還做了圖案。文舒心下想著,若是沒有這個老掉牙的圖案的話,這個玻璃的柜面也不至于太過老土。
上邊是個大鏡子,鏡子的周邊是用相同顏色的木框鑲起來的。木框四周有一圈小彩燈,彩燈連著電,還在閃閃發著光。
這梳妝臺給人一種影樓里化妝臺的感覺。
但這個梳妝臺與那些棗木色的比起來,算的上是最時髦的了。
文卓原本都已經走開了,但看到大姐沒有追上來,便又返回去。
“大姐,你看這個做什么?”文卓問。
文舒抬起頭來,望著文卓欣喜的道:“怎么樣,這個梳妝臺好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