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年紀大了,干不了什么力氣活,偶爾會上山上,去采一些中草藥,背到鎮上去賣,可他腿腳慢,上下山就需要好幾天的功夫。
去一趟鎮上,也換不了多少錢,買點吃食回來,用不了幾天也便吃光了。孩子原本已經到了上學的年紀,可實在湊不出來學費,便一直讓孩子在家里呆著。但也分兩個相依為命,倒也算過得安穩。
安穩?可到底什么才叫安穩呢?在他們這個村子里,有幾家人家是過得安穩的,誰家沒有個大事小情的,揪心鬧心的事情發生。
可能有什么辦法,誰叫他們村子里就是如此的窮困潦倒呢?文舒的目光落定在小男孩的身上,看著她哭得淚眼朦朧的樣子,禁不住的有些心疼,聽旁邊的人議論,說這孩子有**歲了,但看他瘦瘦小小的樣子,也就五六歲差不多大小。
這孩子嚴重的營養不良,別說文舒了,任何人瞧著都是心疼不已。
文舒深吸一口氣,壓住自己內心復雜的情緒,緩緩的站起了身子,走到小男孩的身邊,蹲下身來,抬頭望著他。
文舒的目光中皆是溫和,看起來是如此的慈祥,如此的親切。老人站在一旁瞧著,心下不進溫暖起來,有那么一瞬間,他感覺文舒就是天上的菩薩下凡,因為只有菩薩才會有這樣和善的面容。
那些傳統的封建思想,在這老一輩的人心里根深蒂固,若不是神仙下凡,大山里的事情又該怎么解釋?他一臉激動的站在一旁,雙手都開始禁不住的顫抖起來,喉間哽咽,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小朋友,怎么哭了?”文舒一臉關切的詢問道。小男孩撅著嘴巴,望著文舒回應道:“我心疼爺爺。”
文舒站起身子,望著老人家關切的道:“大爺,你是有什么難處嗎?”老人家搖了搖頭,淚水順著眼角撲簌簌地滾落下來。
他心中已經將文書信奉為神,神仙能跟自己對話,心中自是激動不已。古有天仙下凡降甘霖,今有菩薩下凡施粥飯。
老人似乎已經認定了文舒一行人,自是神仙無疑。
看到老人家不說話,文舒便又繼續說道:“大爺,若是你有什么難處便說出來,說不定我可以幫助到你呢。”
文舒如此的溫柔,如此的和善。老人家心中一時激動,撲通一聲跪倒在了地上,哭喊道:“哎呀,你老人家是神仙下凡,就我們這些受苦受難的人來了,這輩子我們都會記住菩薩對我們的恩情。”
老人家說著,竟然情不自禁的磕起頭來。方才村民們一直沉浸在想要分糧食的喜悅之中,可正是因為老人的言行,才讓大家意識到他們忽略了對施恩者的感激之情。
“同志,你們是我們的恩人,我們這輩子都記得你的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