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將近一個月的努力之后,文舒終于將劇本修改好了,這期間他不知道修修改改了多少次,直到自己滿意之后才徹底的決定下來。
劇本的創作完成了,那接下來就要進入拍攝階段了,但是對于演員又開始讓他們為難了。鄭導演的意思是,想要請幾個比較知名的演員,畢竟這樣可以提高電視的收視率。
他們洽談了當下幾個比較出名的新生代演員,最后都沒有談攏,談不攏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還是片酬。
他們要求太狠,狠到出乎意料。而鄭導演就是這么從寂寂無名,一路走過來的,但是他現在也算是比較出名的導演了,可是也沒有想到在出名之后趁火打劫呀。
雖然現在這種行為還不多見,但是沒有人比文舒更清楚,后世的藝人德行將會變成一個什么樣子?到那時片酬已經不是片酬了,而是一種獲取暴利的工具罷了。
所以說,對于這種人就是不能慣,越慣他們越加的肆無忌憚。為了能夠找到更加貼合角色的演員,鄭導演想遍了所有的新生代年輕演員,但是總覺得沒有一個是符合小說主角形象的。
不知道,是他們的要求太高,還是文舒塑造的這形象太難找。
無奈之下還是文舒提議,再不行他們就去學校里選秀,尋找合適的演員。選秀倒也不失為一個方法,但是,就怕冷門小說再碰上新手演員……恐怕會讓拍出來的電視劇沒有任何的宣傳度。
可是,有的時候倒也不一定非得是有名氣的演員才能夠帶來名氣,新生代演員未必不能把電視劇給帶動起來。
老話說的好,酒香不怕巷子深,那電視劇也是這樣的道理,只要能找到貼合角色的演員,排出故事原版的韻味來,肯定能夠收獲一片粉絲的。
而且文舒說是要去學校里選秀也是有目的的,畢竟文卓和張陽的故事是從青春時代開始的,來學校里的學生最是充滿著朝氣蓬勃的。
一番商議之下,最終還是決定去校園里選秀,雖然鄭導演不想讓文舒太過辛苦,但是他還是想要邀請文舒去做評委,畢竟他是原作者對于角色的創作更加了解,如果有他來把關的話,肯定能夠選擇更加合適的演員。
其實對于現在的文舒來說,他倒是樂意去做這些事情,畢竟自己一個人在家閑著,也實在是無聊透頂,有點事情做,他也不至于在家里胡思亂想。而且選演員這件事情也挺好玩的,文舒就全當是去玩去了。
有文舒的坐鎮,鄭導演和黃監制倒是更加有底氣了。用文舒的話來說,演員只選對的,不選貴的。如果他們把花在演員身上的錢,省下來去做宣傳,或者全都用在拍攝經費上,這樣才能夠拍出更好的片子。
經過一段時間之后,鄭導演已經跟學校方便洽談好了,后來文舒才知道,鄭導演洽談的學校正是文斐現在上學的大學。
文斐在學校里見到文舒的時候,一臉的驚訝,望著他久久說不出話來。文舒對著他,使了一個眼色,示意他不要把他們認識的事情說出來。
文斐一瞬間領會了大姐的意思,面對著他點了點頭。然后自己把腦袋轉向一邊,清了清嗓子,然后裝作什么都沒有發生一樣。
文舒的嘴角上露出一抹滿意的笑容來,跟著鄭導演他們直接去了禮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