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主動服軟,說想擴建菌菇房,不用新建可以先把柴棚給利用起來。
柴棚比父母的房間大很多,三面有墻,雖然是破敗了一些,但是簡單的休整還可以繼續用的。
只要把另外一面給補上墻面就可以了。這樣可以省下不少的支出。
等以后有錢了,可以再建造個新的菌菇房嘛。
老二點頭,這確實是個好主意。不過要擴建柴棚,也需要人手和物料。
向婕也在思考這個問題。說是柴棚,可也已經廢棄很久了。不過相比較建造新的菌菇房來說,確實能省不少錢。
“我明天沒事,跟你們一起砍竹子,先把柴棚給修整好。”周剛在門口就聽到動靜了,不就是個柴棚,他也能幫忙修整的。
周剛放下拎著的半袋子土豆。“你們要做菌菇房,就用竹子把缺的那面給擋上。縣城有大的防水苫布,直接給蒙上。下雨刮風都不怕。”
至于里面的溫濕度,可以從墻壁上打一個洞,冷熱可以調節的。
向婕走過去,查看荒廢的柴棚的周圍還有些空地。指著其中一面已經有些搖搖欲墜的墻壁,“把這面也給推倒,都用竹子做墻。
竹子中間有縫隙,然后用苫布蓋上,另外兩個墻壁重新用泥土夯實一下,可以往兩邊延伸一些,中間再打兩個窗戶,一個方便觀測溫濕度,一個可以做通風眼設計。
這柴棚周圍雜草叢生,想要重新利用起來,前期的處理工作任務量可不小。
除了照看現在的菌菇房的弟妹之外,抽調出來老五來把柴棚周圍的草都砍掉。周剛幫忙收拾柴棚里的東西,老三最沒眼力見兒,還是負責翻曬菌菇。向婕提醒,要是再出現一次上次的情況,上學的事情就別想了。
老三雖然是心不甘情不愿,可為了上學的事,只能暫時遵從向婕的安排。
老二回到菌菇房,又開始忙活收割菌菇的活。老五拿著鐮刀,揮舞叫囂,似乎能夠挖掘他天性的方式。
向婕站在柴棚門口,看著周剛在整理里面的東西。有存放很久的柴禾,也有一些以前家里不用的舊物件兒。
“你站的遠一點,這用不著你。”周剛挽著袖子,已經計劃好先從哪里下手了。
向婕退后幾步,見著里面有幾個以前的舊瓶子堆在角落里。踩著樹枝和雜草走進去。是個白底藍花的瓶子,擦了擦上面的塵土,倒是挺漂亮的。
又在原地翻找了一會,發現沒什么有收藏價值的東西了,只拎著兩個瓶子回去屋里準備做飯。趁著弟妹不注意,直接放到空間的倉庫里。
全家人都忙活起來,為臨時擴建柴棚當菌菇房的事。
外面的人,對周剛沒名沒分的總去向婕家,那猜測已經是天馬行空了。
尤其是以林玉芝為首,胖嬸子添油加醋,再加上那些大喇叭的宣傳,甚至都有人說,向婕已經有了周剛的孩子了。
林玉芝抓著一把瓜子,一屁股坐在胖嬸子的身邊。“那家,我聽著又叮叮當當的想著,也不知道鼓搗什么東西呢。”
林玉芝最近總在村子里溜達,一來是想聽聽有沒有人瞎傳她家向陽的事情。二來,也是想打聽打聽,關于向婕家又有什么動靜了。
那小妮子,悶聲做大事呢。前幾天竟然瞧著都買上自行車了。她家的老三是識貨的,重型永久自行車,光是價格就不便宜的。
而且他們家,是怎么弄到自行車票子的呢。
當時她靈機一動,跟宋廣義要自行車當彩禮,可誰承想,宋廣義那臭小子,竟然扭頭就走,到現在都沒回來過。
向陽整天在家以淚洗面,甚至都要以死相逼了。林玉芝可生怕宋家在村子里胡說八道什么,這幾天都是提心吊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