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白不做飼料生意了,向婕又抓住這個好機會。
尤其是最近這一年,附近村子不少都興起養殖的產業。雖然有小規模的,但是對飼料的需求還是不少的。
尤其是王白的鋪墊在前,向婕快速的在本地成立一個飼料公司。投入三十萬,連帶機器和工人,不過就是三個月的時間,整個工廠就已經建立起來了。
工人的培訓也在廠子正式運營的時候結束。向婕動員所有的員工,為了美好的明天共同努力。
機械轟隆隆的起來的時候,李富貴還沒反應過來呢。
他只是聽說向婕要建一個什么工廠,就在幸福村和李家村的交界處。
大老遠的就看到那個工廠,里面人頭攢動。
這距離幸福村的學校有些距離,有些動靜不會影響孩子們讀書,距離河流也遠一點,不擔心會有污染。
向婕此時正站在工廠里,看著第一批飼料生產出來。
所有的工序和技術人員,老二付出了很多。從國外引進的設備,加上一些技術人員的指導,生產出來的豬飼料能就地取材。
壓榨油剩下的豆餅都能放到這里,不但能節約成本,對豬來說更是美味。
以往壓榨之后的豆餅,都是人吃了,現在條件好一些了,倒是也不至于這樣寒酸。
向婕提出收購之后,縣城的豆油廠直接就全都給她送來了。
加上向二壯送回來的配方,生產出來的飼料,味道還是不錯。
“送去給我們之前協商測試的那幾家,看看豬吃的怎么樣。”
一袋飼料,一個星期的時間,喂的那豬生長速度是之前的幾倍。隨便拌點野菜,那豬就吃的很好了。
隨著這邊測試結束,向婕的飼料也正式投放到市場上。
瞬間就受到了周邊村子的好評。生產出來的飼料供不應求的,每天都有人推著板車過來買飼料。
飼料花的錢是少的,長出來的豬肉才是真的。
沒想到,吃了這東西之后,豬生長的速度可是快了很多。
怪不得大型的養殖場,幾個月就能出欄一批呢。可不像是自家養年豬,一年到頭也就才二百多斤。
胡招娣跟向婕忙來忙去的,看到她這幾個月的時間,從決策到執行到現在廠子落成,再到第一批飼料生產出來,測試結束,派人出去銷售。
不過就是四五個月的時間,向婕竟然真的就把這個廠子給做起來了。
現在最少的人,一次來推走一袋。最多的,就開著三輪車過來拉,一次也有個十多袋的。
關鍵是,每天幾乎都是絡繹不絕的。
聽那些人說,這豬飼料效果可真是不錯。
還有人說,跟之前王白販賣的那批飼料,成分很像的。
村子里來參觀取經的人,已經不能用嘆為觀止來形容了。
向婕想做什么事情,穩準狠的抓住機會。說要建飼料廠,很快就承辦起來了。
她考慮還很周全,廠子建在靠近山腳的地方,這樣能盡量降低對村子的影響。正在兩個村子交界的地方,飼料廠的工人有李家村的,也有幸福村的人。
李家村的人,就想著在這干活,自家買些飼料能便宜一點。
向婕也確實是給了他們優惠,自家員工,還是要照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