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之后,李富貴的廠子效益大幅度提升,他也想聽過提高知名度的方式,來讓自己的廠子的聲譽也借此提高。
如此一來,老少皆知的品牌,以后但凡是有人要買防水材料,肯定會想到他的廠子的。
通過黃小玉,聯系上了省城的報社的記者。
那記者正好也在找一些新的題材想發表呢,在收到黃小玉給了一個很大的紅包之后,決定當天就跟著她一回去。
李富貴早就已經準備好了迎接省城的記者了,連帶著工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
一路上對自己廠子工作制度和獎懲制度的解釋,還有這里給工人安排的宿舍等,以及未來發展的計劃。
那記者聽黃小玉說的時候,就有些興趣。沒想到來了之后果然是看到驚喜了。
來之前準備了不少的問題,詢問之后更是確定這一次沒有白來。
晚上李富貴還請他在縣城最好的飯店吃了一頓飯。
春生認識李富貴,聽聞是省城的記者來采訪,忍不住多聽了幾句。
那記者連連夸贊李富貴有改革創新的精神,這樣的工作制度,可是他之前從來都沒有聽說過的。
李富貴幾杯酒下肚之后,更是開了話匣子。
說這樣不但能提高工人的積極性,還能提高廠子的效益。
“只要是你回去之后好好給我報道,你放心,少不了你的好處。”
李富貴偷偷的把一個紅包塞到他的面前,要是反響好了,可不止這些紅包的。
記者悄無聲息把紅包收起來,“你放心,就你這種工作制度,絕對能引起轟動的。”
李富貴送走記者之后,在家度日如年。擔心那記者拿錢不辦事,每天都去報攤上買一份省報,卻一直都沒有看到報道的內容。
甚至還因為責怪黃小玉,是不是找了個騙子。
“你要是信不過我,以后就別找我辦事了。”
話音剛落,李富貴的下屬就拿著一份報紙跑來了。“老板,老板你看,是你的防水材料廠。”
報紙上一個專欄些都是李富貴的事,甚至題目都有李富貴的名字。
這一下,可是讓等了許久的李富貴終于安下心了。
黃小玉得意洋洋的坐在沙發上,就說她找的人肯定沒有問題的。
向婕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還是胡招娣從下飯醬廠拿回來報紙給她,才知道李富貴竟然上了報紙。
只是關于上面工作制度的描述,都是他在來參觀下飯醬廠的時候,她親口說出去的。
胡招娣氣不過,“我就說李富貴肯定是沒安好心。這明明是我們的工作制度,現在反而讓他一舉成名了。”
看看報紙上都寫了什么,書他是具有改革創新精神的老板。
還有這樣的工作制度,提高了工人的積極性,也給廠子帶來了笑意。是不少企業應該效仿的對象。
一時之間,這報紙成了所有企業家炙手可熱的指導資料。
向婕倒是沒所謂,不過就是東施效顰,學了點皮毛就敢出去大肆宣揚了。
而且看報紙上李富貴的樣子,確實是認為那制度就是他自己創造出來的吧。
“你是一點都不擔心?那些來學習的人,你一點都不藏著掖著的,也不怕都被他們學了去,以后成為我們的競爭對手。”
胡招娣對這個老板的心大可真是佩服的五體投地的。不說是她做了這么大的廠子,就是她們村子里的小作坊,也會藏著自己做東西的配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