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叔那邊的檢測都結束了吧。屠宰處理好了之后,趕緊送到下飯醬廠子。”
向婕給養殖場那邊打了電話,徐東風也是高叔的徒弟,倆人按照向婕說的標準,選了五頭二百斤左右的生豬,送到不遠處的屠宰場。
他們來了已經有一陣子了,向婕跟他們相處了一個月,發現這師徒兩個很有責任心,也很專業。
剛畢業就分配到畜牧站的徐東風,理論知識還是很扎實的,只是欠缺實踐經驗。而高技術員的經驗豐富,可對于新知識的接收能力沒有年輕的徒弟好。
倆人配合的倒是不錯,事情都是有商有量的。一個月,雇傭和被雇傭雙方都沒有意見,向婕就跟他們簽了合同。
既然有自己的養豬場了,向婕的下飯醬廠需要的生豬,也不用從其他的地方供應了。
向婕和劉翠芬倆人試用了不同階段的生豬,來做成肉罐頭和肉醬,最后發現,兩百斤左右的肉質最好。
做出來的罐頭肉質不但鮮嫩,還很有嚼勁兒,肉醬的味道也很不錯。
跟養豬場的高豐他們確定好了標準之后,屠殺處理干凈了直接送到下飯醬廠。
之前養殖場的屠宰工作,是李家村的一個屠夫。也沒有什么衛生不衛生的。有個地方能屠宰了就行。
向婕接管之后,跟高豐商量,就在養殖場的旁邊開一個屠宰車間。
選的是李家村的幾個經驗豐富的老師傅,統一安排在車間。
還開通了熱水管道,這樣處理豬毛的時候,也方便很多。
生豬屠宰好之后,都按照排骨、凈肉、肥肉等分門別類,省的到下飯醬廠再重新分割浪費時間。
“這邊你們先忙著,我今天有一頭和牛要出欄,我先回去了。”
向婕看著時間,估計京城的老板派的車馬上就到了。
一頭和牛幾萬塊,向婕自然要小心一點了。
開著小汽車回到養牛場的時候,和牛已經裝上車了。
肖紅梅看著自己精心培育的和牛,又要成為人們餐桌上的美食了,這種感覺還是挺有成就感的。
“前幾天來那個跟你談和牛生意的,怎么樣了。”
送走了車,肖紅梅和向婕在山谷里漫步休息一會。
這山清水秀的地方,養殖出來的和牛味道自然很好。
遠處太陽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的河面,還有隨風搖擺的蘆葦。幾只村子里養的鴨子在上面嬉戲。
時不時的瞬間就把頭扎到水里,等到再出來的時候,嘴里已經多了一條小魚。
如此反復,到了傍晚,它們再溜溜達達的回去家里。
再遠一點,就是竹林了。這個時候,竹林里倒是沒什么能吃的了。
向婕忽然有個想法,想要做點竹筒飯。配上去年曬制的臘肉,味道肯定是不錯。
“想什么這么入神。生意沒談攏?”
肖紅梅端著一杯水,還帶著剛從地下抽上來的清爽。
向婕點點頭,對方明顯就是想要把她的價格壓下去,然后從中獲利的倒爺。
她辛辛苦苦培育出來的和牛,可不希望自己是給別人做嫁衣了。
“我還真是佩服你,手里這么多事情,還能一眼就看出來對方的企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