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頭燉出來的湯,被方翠英特意放到雪里冷凍著,等到晚上拿出來吃的時候,就不是湯,而是一塊塊像果凍一樣的凍子了。
豬頭肉被方翠英拿來炒辣椒了。
豬蹄再加上黃豆一塊燉著,香味直往鼻子里鉆。
五花肉裹上了粉,香噴噴的粉蒸肉往桌子上一擺,就讓人食欲大開。
三碗菜,份量十足。
方翠英先拿了一個食盒,每一樣菜都打了一份,讓姜松送到胡郎中那里。
“爹,我跟你一塊。”
姜荷特意裝了一袋子花生米,師父和文爺爺都愛吃。
胡郎中和文老爺子看到姜家特意送來的食盒,哪怕才剛打開,那味道,就已經十分饞人了。
“還是姜家飯菜好吃。”胡郎中感慨的說著,也許姜家的菜,不是最精致,最美味的,食材也不是最珍貴的,可胡郎中就是吃到了小時候的味道,那是家的味道。
“胡郎中若是喜歡,以后經常送來。”姜松立刻就是說著,胡郎中待小荷這么好,姜松是真心將胡郎中當長輩來尊重的。
“不必麻煩。”胡郎中擺了擺手說:“老文家的廚娘,做出來的菜也不錯。”
胡郎中對吃食,并不是太在意。
“師父,文爺爺,這湯凍子,特別好吃。”姜荷一邊介紹著幾道菜,一邊向文老爺子打聽著方家成和方興明在學堂里的情況了。
“方家兩個孩子都不錯,是個好苗子。”文老爺子雖然年紀不小,但記性還是不錯的,學堂里每一個孩子的優缺點,他都記得清楚,方家兩個孩子用功刻苦,腦子也不算笨。
“文爺爺費心了。”姜荷知道他們在學校表現好,又認真,才放心的和姜松一起離開了。
姜松看著亭亭玉立的女兒,問:“小荷,文先生真在京城當過官?”
“嗯。”姜荷點頭,沒說文爺爺是禮部尚書,那品階可不低呢,她只道:“家成和興明他們能跟著文爺爺學知識,真是撿到寶了,我聽師父說,要不是文爺爺過來養身體,也不會教學生的。”
“哦,那以后,我們多送點吃的來。”姜松想,不管是胡郎中還是文先生,那可都不缺錢,他們的一些自制的吃食,肯定能讓他們喜歡。
“學堂里,好苗子不少吧?”
胡郎中和文老爺子一邊喝酒一邊吃菜,一邊愜意的聊天。
“不錯。”文老爺子也沒想到,這偏僻的小村子里,也有不少好苗子,他道:“對了,姜青,是荷丫頭堂哥?”
“荷丫頭和姜家老宅的遭心事,懶得說。”胡郎中是極為看不起姜家老宅那一伙子人的,還有姜貴,考了十來年,也沒考上秀才,這天份……
“那小子,心眼多,但,聰明。”文老爺子補充道:“學堂里,最聰明的就是他。”
“哦?”胡郎中挑眉,眼眸閃了閃,倒也沒說別的。
文老爺子道:“那小子若是走正道,以后,倒能護著丫頭幾分。”
“我教出來的徒弟,還會怕一個舉人?”胡郎中嗤笑著。
別說姜青現在就只是一個毛頭小子,連秀才都不是,就是他中了舉人,他也不必怕姜青。
“那是,連皇上都夸的神醫,還能怕個小小的舉人?”文老爺子也不在乎,舉人是能當官了,但是姜青沒背景,一個光頭舉人,當個小官,也不足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