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我,我提議買馬車的。”姜荷舉手,主動坦白,不能讓姐姐一個人擔著責任。
“我,是我的主意。”姜蘭朝著姜荷使眼色,她一個人挨罵就夠了,小荷來湊什么熱鬧。
姜松瞧著她們姐妹倆,往椅子上一坐,緩和了臉色,打趣的說:“你們姐妹再商量商量,看到底是誰買的。”
姜蘭和姜荷姐妹倆對視一眼,哪還能不知道姜松沒有生氣。
“爹,我也是為了我們家著想,爹爹每天這么辛苦,應該有自己的馬車。”
“爹最英明,最偉大了,是世上最好的爹爹。”
姜蘭和姜荷姐妹倆個夸贊奉承的話,把姜松哄的樂呵呵的,他想:誰說女兒不如兒子的?女兒的貼心,就比那些只會氣人的臭小子好。
姜松清了清嗓子,板著臉說:“馬車買了就算了,但是有一點,你們姐妹給我記住了,缺銀子了,找爹。”
“爹,你真好。”姜荷年紀小,直接挽著姜松的手臂撒嬌。
姜蘭矜持的夸道:“爹,你真好。”
“明兒個,再去買輛馬車,一輛專門送栗子,另一輛,專門送你們姐妹去縣里,以后,就不用辛苦走路了。”姜松掙著錢了,自然希望家人的日子過得好。
“爹,算了吧,我們留著買果樹,買茶葉樹吧,我和姐也不是常去縣里。”姜荷第一個反對,買一輛馬車,就已經很顯眼了,再買一輛,爹是生怕他們家被眼紅得不夠嗎?
院子外,不少人伸長著脖子,詢問著姜家買馬車的事情。
大橋村里,除了茶園的一輛馬車,可就沒有馬車了。
因此,姜家買馬車,可把大家給羨慕壞了。
“作坊需要送貨,東家就添置了一輛馬車。”姜松笑瞇瞇的說著,他也沒說東家是誰。
反正作坊的東家是他們的,說東家添置了一輛馬車,也沒錯吧?
“鄉親們,大家都勤奮,以后的日子啊,肯定能過得紅紅火火的。”姜松的聲音,中氣十足,給村民鼓舞打勁的時候,更是讓大家興奮的很。
大橋村已經有很多戶人家,建起了新房子,相信今年,會有更多的人建新房子的。
這天。
“你在畫什么?”燕九看著姜荷伏在案邊,寫寫畫畫,不像是練字。
“做表格啊。”姜荷頭也不抬的回答道:“興明哥每天賣很多栗子,他記不住,又不會寫字,所以,我給他做個表格,這樣就方便了。”
燕九挪動著步子到她身后,他的腿養了半個月,駐著棍子,已經能在屋子里走動了。
姜荷直接將旁邊的椅子拖了出來,說:“你看,我這表格做得不錯吧?”
燕九仔細看了看,用毛筆尖勾勒出的線條,把一整張的白紙,分成一個個小小的格子,左邊一側第一行,從七月十,一直到七月三十一,最上面那一行,寫的則是進貨數量,賣出數量。
“不錯,這表格看起來很簡潔,如果用來做賬,一定是非常清楚。”燕九真心夸贊著,看著她眼底亮晶晶的樣子,心情也莫名的好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