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論經歌講至真,不將火候著于文。要知口訣通玄處,須共神仙仔細論。
《性命圭旨》:“天之極上處距地之極下處,相去八萬四千里;而天地之中,適當四萬二千里之中處也。若人身,一小天地也,而心臍相去亦有八寸四分;而中心之中,適當四寸二分之中處也。此竅正在乾之下、坤之上、震之西、兌之東;八脈九竅,經絡聯輳,虛閑二穴,空懸黍珠---是人一身天地之正中乃藏元始祖炁之竅也。
“師父,我練出小我宇宙了!”已感覺到自己體內的變化,李蘭興奮地再也坐不住了,立即做了收功拍打,跑出房間告訴李天。
李天已是自認聰明絕頂了,可幾十年也沒能開辟小我宇宙,最終還是依仗嫣紅的陰靈力,才得以成功。而李蘭卻辟谷了十幾天,就開辟了谷道,成功的使自身的小宇宙與須彌世界融合,自行運轉,產出先天元氣。
眾所周知:元氣分為先天和后天兩種,先天之元氣,稟受父母,即,元氣從卵子受精開始而開始,伴隨著受精卵成長而成長,直至生命從母體分離為止,先天元氣物質在生物體內總量也就達到最大值。隨著生物生命演繹,而不斷被損耗,當其消亡時生物的生命也就走到盡頭了。生物從母體分離后先天元氣就再也沒法在生物體內合成了,人們所能做的是盡量減少消耗,激活體內儲備而已。后天之元氣來源于飲食,由脾胃化生,也是維持生命的能量物質。先天之元氣與后天之元氣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出生之前,先天之元氣的存在已為后天之元氣的攝取準備了能量物質基礎,出生之后,后天之元氣的不斷補充減少先天之元氣的消耗。
也就是說:先天元氣與生具來,一生中損一分少一分,很難再補充。后天元氣由以脾胃為主的五臟六腑所化生,是五臟六腑共同作用的結果。后天元氣不足維持人體的正常運行,必須抽調先天元氣來維持正常的生理運轉,由于先天元氣的難以補充的特點與有限性,先天元氣的耗盡之時即是生命終止之日。
借用百分比劃分一下人體的元氣:
1.百分。人元氣的最高境界。也是超人的境界,進入神的境界的開始,是修煉者的追求目的。已非人的層次。故人一生中元氣充沛是相對的,元氣不足是絕對的。
2.80---99分。人體元氣充沛,精力旺盛,思維敏捷,身體健康。屬中醫的陰平陽秘的階段。此期人體的自我修復能力正常。在人群中的比例不會超過15%,甚至不到10%。
3.60---80分之間。此時人體處于大家常說的亞健康狀態,屬人體的自我修復功能下降或紊亂所致。此時一有不適,但稍加調理,即可恢復到健康狀態。如常見的感冒、上火、乏力等常見病多屬于此范疇。占常規人群中的60%左右。但此期的自我修復,需要動員較多人體自我修復能力的參與,但此時的人體的自我修復能力以顯不足之象,故在調理時要時時顧及人體的自我修復功能。
4.40---60之間。此時人體多表現為精力下降,畏寒、怕冷、乏力、食欲減退、**下降等癥狀,但在西醫常規體檢時又無臟器損害、生化指標的異常。此期人體呈明顯的虛弱狀態。人體的自我修復能力已嚴重不足。
5.20---40之間。此時人體內,出現明顯的器質性損傷,西醫的常規檢查已有明顯異常。此時人體的自我修復能力只能維持基本的生命需要,對機體損傷的修復已無能為力。必須借助外界之力來減少人體的自我修復能力的耗損,來促使疾病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