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們起誓之前,我先給你們講講什么是修真。”李天看著他們一個個迫不及待的樣子,不由得暗笑:“一幫不抽打一下,就不知道自己是什么的主兒?”然后,對門口的趙志東說:“趙志東,你出去告訴酒樓的伙計,就說菜等一會兒在上。然后你就站在門口一邊看著外面,一邊聽。”
“是!李天大人!”說完躬身行禮,走出房門,傳來一陣“噔噔噔”的聲音。過了有一會兒,“噔噔噔”的聲音再次傳來,趙志東出現在了包廂門外,對著李天點了點頭后,便全神貫注的目視著走廊。
李天看到趙志東回來,便開口說道:“既要修真,首先你們都就要打破你們現在的理念:道可道,非恒道。此乃我道祖道德天尊老子《道德經》里提到。”
“這個‘道’,其實是一個二律背反。二律背反是德國古典哲學家康德提出的哲學基本概念。是指:雙方各自依據普遍承認的原則建立起來的、公認的兩個命題之間的矛盾沖突。由于人類理性認識的辯證性力圖超越自己的經驗界限去認識物體,誤把宇宙理念當作認識對象,用說明現象的東西去說明它,這就必然產生二律背反,而實踐則可以使主觀見之于客觀,論證相對性與絕對性統一的真理!
例如:關于‘時間’與‘空間’的一組二律背反定律:正命題指出:宇宙在時間上有起點,所以在空間中也會有限制;反命題則說:宇宙沒有起點,在空間中也沒有任何限制;它在時間與空間中都是無限的。
第二組二律背反,是關于基本粒子的,也就是組成萬物的最基礎的結構。正命題指出:在宇宙中各種組成物質都由許多簡單部分組成。而且,沒有東西既簡單又由許多簡單部分組成;而反命題則是:在宇宙中沒有由許多簡單部分組成的東西;而且,在宇宙中沒有任何簡單物質。
第三組二律背反,是關于自由意志的。正命題提出:宇宙的各種現象,不只是由遵照自然法則運作的因果律主導的,還受到自由意志的因果律影響;反命題則是:沒有自由意志這種東西,在宇宙中任何東西純粹遵照自然法則運作。
第四組二律背反,則是關于神學的,也就是關于創世主是否存在的問題。正命題指出:在宇宙中或與宇宙相關(的地方)有一個絕對必然的東西,是宇宙的一部分或是宇宙的成因。反命題則說:在宇宙中或在宇宙外沒有一個絕對必然的東西造就了宇宙。
這是聞名于世的四個背反二律。而道祖道德天尊老子提出的‘道’,也是一個背反二律。道可道,非恒道,第一個道字既是闡明天地形成,運行的原理;又是記述天地形成,以及運行的軌跡。
可道,則是告訴我們:可以按照天地的形成,以及它運行的模式進行‘修煉。
非恒道,卻是在警惕我們:雖然天地之道亙古不變,但我們想要按照它的規律去修煉的話,卻不能照本宣科,人云亦云。同樣的方法,你師父適用,你就未必適用,這是因為人與人的本質不同。
由于修行者的體質、屬性的不同,‘道’也會隨之變化。”
李天看了看一臉迷茫的眾人,繼續說道:“佛門重因果,講輪回,更在意轉世重修,教人從善助人;但我道門卻不相信這個!道門認為:人死如燈滅,猶如湯潑雪,萬念成灰。雖有轉世,但必須要忘記前世,身體也不是原來的身體,投胎后環境的不同,機遇的不同,那時真的還是原來的自己嗎?這也就是為什么我進入無間地獄無數載,卻始終沒有忘卻最初的自己的緣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