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日盈昃,月滿虧蝕!天地尚不長久,何況人乎?
自盤古開天辟地以來,萬物生生不息,長此以往,必生事端!萬物自有其生存的法則,天地也不例外!于是,它引發并激化了巫妖王二族之間的矛盾,一場巫妖大毀天滅地,但天地之靈自有主張:演繹出了‘六道輪回’。
為保六道恒定,于是,又布下天劫。
自此,天地間:無恒長,無恒強,無恒寧,無恒斗,無恒存。六道眾生若有逾越者,必將衰竭泯滅;之后重生,一切從頭開始。
神、佛、人、鬼、妖,皆不可逃脫。
故又有:‘天人五衰’之說。
所謂的‘天人五衰’,是指六道之中生靈壽命將盡時,所出現的種種異象。五衰又有:大五衰、小五衰之分。
小五衰乃“平表之衰”,小五衰的出現暫時不會危及性命;但是,是大五衰到來的征兆。
小五衰的具體內容就是:靈力之衰,衣表之衰,智慧之衰、悟性之衰、法華之衰。
靈力之衰:六道眾生皆有靈力,只是強弱有差。然而,天人五衰到來之際,無論是天界神佛,又或是地界妖鬼,靈力都會開始衰竭。
衣表之衰:所謂‘佛要金裝,人要衣裝’光潔亮麗的衣著外表是生氣蓬勃的表現,可是當天人五衰到來之際。生靈之外表首先就會萎靡。身體自然散發的光芒逐漸消退。
智慧之衰:智慧下衰。開始對某樣東西戀戀不舍。
悟性之衰:參悟能力逐步衰退。
法華之衰:六道生靈皆有盤古所賜的法華保護,同時法華阻止六道生靈不相互干預。但是五衰之際,法華衰退,直至消失。失去法華保護的生靈,曝露于六道之中,很容易被殺死。所謂法華,在佛體現為‘佛光’,在神體現為‘神護’,在人體現為‘人火’。
而‘大五衰’,就是真正的天人五衰了。天劫所降,眾生不免。大五衰有:內法之衰、靈骨之衰、函氣之衰、元神之衰、壽命之衰五種。
內法之衰:就是六道生靈體內固存的一種保護力量,維護生靈內在的五行平衡。內法衰竭之時,生靈五行混亂顛倒,苦不堪言。
靈骨之衰:‘靈骨’是六道生靈身份的憑證。神則是具有‘神骨’,仙有‘仙骨’,靈骨衰退,生靈會失去生存起碼的憑依,變得六道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