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記憶宮殿里隱隱地傳出陣陣梵音……
梵音又作梵聲。即:佛菩薩的聲音;佛報得清凈微妙之音聲;亦具四辯八音之妙音。
佛三十二相中即有梵音相。佛之梵音如:大梵天王所出之聲。有五種清凈之音:一,甚深如雷;二,清徹遠播,聞而悅樂;三,入心敬愛;四,諦了易解;五,聽者無厭。
一,正直音謂諸梵天。禪定持身。無諸欲行。而其音聲。端正質直而不邪曲。是名正直音;二,和雅音謂諸梵天。心離欲染。愛樂律儀。而其音聲。柔和典雅。離諸粗獷。是名和雅音;三,清澈音不濁曰清。透明曰徹。謂諸梵天。戒行清凈。心地圓明。而其音聲。清凈明徹。是名清澈音;四,深滿音謂諸梵天。凈行圓滿。心光湛寂。而其音聲。幽深充滿。而不淺陋。是名深滿音;五周遍遠聞音足備曰周。普通曰遍。謂諸梵天。心光瑩凈。普映十方。而其音聲。周遍遠聞。而不迫窄。是名周遍遠聞音。
同時,記憶宮殿屋脊中央處緩緩地升起一座微型的七層寶塔,這座微型七層寶塔是倒立著的:塔剎插入記憶宮殿的屋脊,地宮直入云霄。
古印度的‘窣堵波’(塔)是由臺基、覆缽、寶匣、相輪四部分組成的實心建筑。中國塔一般由地宮、塔基、塔身、塔頂和塔剎組成。地宮藏舍利,位于塔基正中地面以下。塔基包括基臺和基座。塔剎在塔頂之上,通常由須彌座、仰蓮、覆缽、相輪和寶珠組成;也有在相輪之上加寶蓋、圓光、仰月和寶珠的塔剎。這些形制是由窣堵波演化而來的。
塔的種類非常多,以樣式來區別,有覆缽式塔、龕塔、柱塔、雁塔、露塔、屋塔、無壁塔、喇嘛塔、三十七重塔、十七重塔、十五重塔、十三重塔、九重塔、七重塔、五重塔、三重塔、方塔、圓塔、六角形塔、八角形塔、大塔、多寶塔、瑜只塔、寶篋印塔、五輪塔、卵塔、無縫塔、樓閣式塔、密檐塔、金剛寶座塔、墓塔、板塔、角塔等。按結構和造型可分為:樓閣式塔、密檐塔、單層塔、喇嘛塔和其他特殊形制的塔。
造形最古老者為覆缽式塔。覆缽式塔由欄楯、基壇、塔身、覆缽、平頭、輪竿、相輪、寶瓶等各部分組成。
記憶宮殿里的梵音,正是來源于這七層寶塔。
當七層寶塔的塔頂全部露出記憶宮殿的屋脊后,七層寶塔的地宮底面騰起一片氣團,這氣團飛速旋轉著,宛如一個太極磨盤。
飛速旋轉的太極磨盤,把周圍擁擠的各種記憶全部吸了進去,就好像一個海洋漩渦黑洞;無數雜亂互不相容的記憶,被太極磨盤吸入地宮,順勢而下……
“離婆離婆帝。求訶求訶帝。陀羅尼帝。尼訶啰帝。毗黎你帝。摩訶伽帝。真陵乾帝。莎婆訶。lípólípódì。qiúhēqiúhēdì。tuóluónídì。níhēlàdì。pílínǐdì。móhēqiédì。zhēnlíngqiándì。suōpóhē。”
經過七層寶塔里過去七佛‘滅罪真言’的洗禮、凈化,最終成為純凈的識能搭剎流入記憶宮殿,被李天的元神吸收。
漸漸地散布于識海上空的記憶恢復常態,癲狂的李天也漸漸地平靜了下來;然而,這七層寶塔并沒有重新回到記憶宮殿里面,而是靜靜地矗立于記憶宮殿的屋脊正中央,地宮上的太極磨盤氣團勻速的旋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