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若知書符竅,惹得鬼神跳。
不知書符竅,惹得鬼神笑。
符箓的成功與否,主要由五大因素組成:
一、畫符者的自身修為,因為在寫符的時候要灌注靈力。這是最關鍵的地方,現在很多道士都卡在這里,‘畫符不運氣,等于是個屁。所以,導致現在很多符咒就是個形式,只能圖個心安,而無實際功效,形似神不似了。
二,持咒,即在邊畫符時,所誦念的咒語;或者在施法的時候,誦念咒語,符咒才有效。如: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神兵火急如律令等等。
三,筆。毛筆采用越有靈氣的動物的羽、毛,所畫出的符的效果越好。
四,墨汁。一般是墨是最低等的,好的常用朱砂等,然后是獸血,頂級的是用自己的鮮血,最厲害的是指尖血、眉間血和心頭血。
五,符紙。符紙的材料可分為:黃、紅、藍、紫、金五種。
符文,乃天地之靈文。蘊含著天地的秘密,大者可以保鎮國祚、安鎮岳瀆,小者可以驅邪治病、攘災祈福、求財升官,甚至可以召神遣將、可以濟度幽冥。
而道門真傳符法,更是集:傳承之力,師力,自力,三力合一,所以道門修士自身的鮮血才是最好的‘墨汁’。
符紙,也是有一定的尺寸,絕對不可亂用。一般以門公尺星上的吉祥尺寸為之。
門公尺法:建造陽宅寺廟神桌位之用,計有捌字,每字以壹寸捌分計財、病、離、義、官、劫、害、本。
財分為:財德、金童、六合、迎福,吉;病分為:退財、訟事、牢執、孤寡,兇;離分為:長庚、劫財、宮鬼、失脫,兇;義分為:添丁、益利、貴子、大吉,吉;官分為:順料、橫財、進益、富貴,吉;劫分為:死別、退口、離鄉、財失,兇;害分為:炎至、死縊、病臨、口舌,兇;本分為:財至、登科、進寶、興旺,吉。
乃是魯班先師造門所用之尺度。其設計暗含風水,趨吉避兇,長度為4.5公分,分成八段。每段再均分為四等分,僅于正面刻字,以八個字來判斷吉兇。使用時對門戶高寬進行度量,落在吉祥字樣即財、義、官、本四字上為吉,反之落在病、離、劫、害四字上為兇。
李明為了確保自己所制的符箓盡可能成功,所以每一個環節他都親力親為。在符紙上,他是按最常見的寬五厘米,長二十厘米的符紙裁剪的。
準備妥當一切,李明看看時間還早,就定好時間,上床睡覺,養精蓄銳。
“叮鈴鈴……叮鈴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