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百萬年前,地球還處于原始時代,人類的祖先也只是在樹上攀爬的猿類。由于種種原因,它們退化了抓握力較強的雙腳,在物競天擇法則的大自然的指引下,努力發展自身,最終成為地球的主宰者。
在這個過程中,大腦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雖然大腦是人體最脆弱的器官之一,但卻擁有著絕對的領導權,它無時無刻不在高速運轉著。作為主導人體活動的中樞系統,大腦的復雜程度完全不亞于一臺超級計算機,并且神經元的數量可以與宇宙中的星系相比,一個小小的指令都能被迅速反應出來,可見大腦有多神奇。
隨著量子力學的不斷發展,科學家發現大腦也存在某種量子糾纏,在神經元和電子信號的作用下,意識便隨之產生。最近,科學家們已經成功的將已經死亡的豬腦進行復活,就得益于此相關的理論基礎和技術條件。
在未來,科學家們也有望根據實驗結果來對人類大腦進行數據的采集和整理,從而制定嚴密的方案實施人類大腦的意識輸出。如果人類大腦的可復制性被證實,那么同樣可以將某些情節變為現實。
除此之外,如果將人類大腦中的信息以代碼的形式轉化和輸出,一臺計算機也能夠成為意識的載體,我們或許可以實現‘永生’,脫離肉體后以獨特的形態探索宇宙,而我們的思維和情感也不會因此改變。
科技發展的本身,就是不斷改造自身和探索外界的過程。在未來某一天,人們可以在將死之前提取自己的意識,復制到全新的載體中,在體驗完正常的人生以后,開啟全新的階段。
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說話——好像是最不費力氣的活動。其實,它是人類最復雜的動作。它不僅需要精準的動態以及協調聲道發音器官的各種組織,還需要腦部的神經活動。
然而,就在前一段時間,科學家就成功的解碼腦電波,利用高科學技術手段,可以在大腦中直接生成語音,也就是說人類的意識也是可以直接傳遞的。
在物理的世界中,其長度、時間都是可以測量的,而且測得的物理量都是實數。也就是說:物質的世界就是實數空間;而在量子力學中,構成實物的粒子卻是一個波函數,但讓科學家甚為困惑的是,這個波函數是一個復數,它包含了實數和虛數。
為什么描述實際粒子的波函數,竟然是一個不能測量的復數呢?
于是,不得不把這個復數平方后以變成實數,來表示這個粒子出現的概率。但正如粒子的復數波函數里蘊含的意義而揭示了:或許有一個與實數空間并存的虛數空間。它表示:除了我們所處的物質世界的實數空間之外,還有一個與我們這個實數空間形成共軛狀態、目前的科學手段還不能測量的虛數空間。
因此,這個宇宙或許是由一個八度的復數時空所構成的。
我們所處的世界是由“長、寬、高、時”這四度空間構成,是一個實數空間,就是物質的世界,也是俗稱的“陽間”,是一個實數時空。
而在這個實數空間中又有一個虛數空間。它也有四度,是四度實數時空外的另一個世界,是一個高智能的信息場,是一個虛數時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