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曼曼的一席話,聽得范子銘臉皮直抽抽:“平時看著多乖巧,多動人的一個女孩兒,怎么這么暴力啊這是關乎自己生死的問題,總要讓自己慎重的考慮一下吧”
“胡鬧這個朋友多條路,不是什么事都一定要做死的”李明臉一繃斥道。
徐曼曼頓時低頭不語,可臉上卻是一臉的不服。黃小仙倒是很懂事的又說道:“李大老爺說的極是范子銘你也不必多想,李大老爺之所以這么苦口婆心的勸你,就是想讓你心甘情愿的做他的出馬仙,只有這樣你才有可能發揮你的所有潛質不然,強行收了你又如何你還能反抗的了”
“也是”范子銘不由得陷入沉思:“他生前在一部動漫里就好像看到過類似與黃小仙說的功法拘靈遣將。”
看到范子銘又泛起了嘀咕,黃小仙極力的表現道:“隨著很多出馬仙通過出馬者修成正果,令更多的野仙眼紅于是,出馬堂便如雨后春筍般出現隨之而來的人是:出馬弟子的后遺癥,這嚴重的影響到了出馬仙與出馬者的羈絆,也嚴重阻礙了出馬的發展。”
“于是,窮則思變,差則思勤最初的幾家老牌兒出馬仙正式更名為:保家仙,并又推出了出道,出道不同于出馬。最明顯的差別就是:出馬者與出道者最終的果報。”
“因為,許多出馬者最后的果報都不是很好,有的妻離子散,有的孤貧終老,無人問津而出道者卻是不同的,他們的生活都很穩定的,他們的晚年也都很好。這其中有許多原因,出馬者必須清楚,以免以后出現問題。”
“首先,出馬者必須有堂口,這個堂口可以是清的、混的;而出道者可以有堂口,也可以無堂口。出馬者看事看病必須上香根據上身老仙兒的習慣決定,而出道者就不用了,可以直接看事、看病,為人打災消難。
其次,出馬者是以仙家師傅附體形式為人解除災難的,剛開始出馬者都是很靈的,但是過兩、三年后就不行,并且最后仙家師傅會離開弟子;而出道者基本上是以自己的本識來做事的,仙家師傅只在旁邊指點,不用附體開始看事、看病不如出馬仙靈驗,但日后隨著弟子的辛勤修習會逐漸好起來,并且會越來越精準。
最重要的是:出馬者是仙家師傅踩香火、修功德完成自身圓滿,弟子得錢財問題是:有些弟子的欲望無限膨脹,做出許多違規的事情來,起初當家老仙還會提醒的,可屢教不改后,老仙兒便會離開,所有的后果都要弟子一人來承擔如果弟子按照老仙兒的要求,如理如法的去做,師傅們會安排好你后面的事情的,他們不會放棄你的,假使緣盡了,他們也會作為保家仙來在暗中保護你的。
而出道仙一般都是帶著一定的任務來人間的,他們早已經歷過了大災大難的考驗,心性早就磨沒了,這才出道的,不然就不會出的也是等弟子附合了要求,才出的。出道仙也會在一旁起指點與督促,幫助弟子來修果位的,功德也是弟子和師傅按比例分配。
在這個物欲橫流的世界里,能做到清心寡欲的人是少之又少。
起初,看事看病時,沒有人知道你的道行,來的都是一些層次比較低的人可隨著道行的加深,看得準確度的提高,來的人層次也在提高。這時,人的欲望也就隨之提高了,攀比心、虛榮心也就增加了如果長此以往下去,貪癡嗔心就會強烈,弟子的這樣行為會嚴重影響仙師修行的,同時還為影響師傅的功德的,在這種情況下,師傅就會將大堂散掉,重新去打弟子。
而弟子的以前的冤親債主和在看事或看病過程中新結的債主們會同時來找你報復的,你沒有了保護神,所有的這些都得弟子自己來承擔,你說能好嗎最后,只能是孤貧的命運。
出馬弟子的累生累世的冤親債主在出馬時,仙家師傅會將弟子的冤親債主暫時驅走,以免影響看事看病,而新結下的冤親債主們因為有仙師在,他們也奈何不了弟子,也只能暫時按下,在暗處等機會出來報復。
當出馬仙因不滿出馬弟子離開后,所有的債主們都會來討債的。出馬弟子是可以用一些道符咒壓他們,可這只能解決一時之困,解決不了一世的。每個人都有走敗運的時候,這個時候,他們就會變本加利的來討還的。
而出道弟子的所有冤親債主都是自己解決的,在出道看事看病所結下的所有冤親債主,他們也會定期解決的。
不過也有的出道弟子在修行的過程,也會出現象出馬弟子的那樣情況,但是他們的境遇和果報不會出現類似出馬弟子那樣的,最壞的果報是:變成一個普通人而已。
最后,出道弟子一般都很低調,如果他們不為人看事或看病沒有人知道他們是帶有緣份的人,一般情況下和普通人是一樣的。在機緣沒有到時,他們是不會為人排解災難的出馬弟子則都很高調,動不動就說自己是什么什么轉世,什么什么臨凡。
古語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無論你是什么轉世,什么臨凡,現在都是凡人一個,沒有什么值得炫耀。更何況可能是假的。
所以,我們不難得出一個結論:為什么出馬弟子最后的果報大多不好呢主要是在領仙的過程中出現了問題,并沒有按照仙家的要求去做的,自己隨心所欲,這才害了自己。”
“好了我答應你們就是。”范子銘知道今天若不答應李明,肯定是在劫難逃,也只好見好就收了:“那我需要做些什么呢”
“你什么也不需要做不要不心生抵觸就行。”李明說完,又對黃小仙說:“怎么收出馬仙你知道吧這事兒就交給你了等班長清醒后,自己編了理由,只要不提及我就行”說完一招手,帶著徐曼曼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