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莊在劉協的指導下分成了幾部分,核心部分自然是王青和幾個親信組成的鹽工,專門負責細鹽的生產。
第二部分是商務,由小王莊中另一個能人王濤帶領,在洛陽城中銷售細鹽。王濤是過去棗莊的掌柜,除了管理莊子外,銷售棗糕可是能手,在眾多掌柜之中,王濤是最優秀的。
因為董太后的參與,王濤的細鹽銷售很是順利。當然,劉協給他們的任務不光是賣鹽,還負責打探消息。
劉協對王濤等人的管理有點像是后世的片警,每人負責一片,除了賣鹽,還要把這一片發生的事情匯總報告給王濤,由王濤匯總報告給王青,最后報告道春蘭處。
第三部分是手工業,在劉協的指導下,小王莊的篾匠師傅手藝精進,研究出很多精致的生活用品,然后傳授給小王莊的村民。
現在小王莊的婦女和老人居然會編制一些竹器了,什么筐啊,兜啊,簸箕啊,這些生活用品。
當然為了適應世家大族的需求,竹器向著精品發展。各種竹器都是細絲編制,而且還用一些樹汁染色,這樣編出來的竹器比普通人家用的精美多了,就算在后世,也得歸屬于藝術品。
第四部分自然是農業,六十畝土地,還是要人耕種的。所以對那些不適合做前面三種工作的人,自然是去耕種土地。
現在這六十畝土地,因為使用了各家各戶收集的糞水,種出來的菜又大又好。馬上要種冬麥了,農田里面也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第五部分就是圍墻的維護和守衛了。年輕人都去干大事去了,守衛城墻自然是那些瞌睡少的老頭老太了,他們三五人成堆,一邊喝著小酒一邊嘮嗑,同時看著圍墻內外,發現異常立刻大聲呼喊。
倒是那些小孩子,三五成群的跑著,是該有個學堂管束這些小孩子了。不過這些事情不用劉協動腦筋,劉協讓春蘭通知王青,找一個先生,在小王莊授課。
另外養殖業也要發展起來,這樣才能給村民提供足夠的肉食。因為劉協已經下令,小王莊每月逢五逢十全村都可以吃肉。
當然對只有貴族才能吃的牛肉是不能吃的,劉協還沒傻到去同龐大的世家貴族硬碰。
******
洛陽的十月,天氣越來越冷,城隍廟集聚這不少的乞丐,這里是這些乞丐的家,他們白天到城里乞食,晚上積聚在這里過夜。
大漢的皇城里面,可是看不到一個乞丐的,他們都躲藏在陰暗的角落里面。
可是一但出了皇宮,乞丐就滿街都是,但是城衛軍可對這些乞丐一點都不客氣,打罵是輕的,稍有不慎,就會被殺。
這些天,每到下午,城隍廟都會來幾個人,其中一個美麗的女子抱著一個孩子,手里提著一籃子煎餅,來看城隍廟的乞兒們打架。
這個小孩就是劉協,當然這個美麗的女子自然就是春蘭了。
這些天下來,劉協已經基本上掌握了這些乞兒當中,誰打架最行。身手敏捷,不怕挨打,有毅力,這些就是劉協選擇的標準,當然年齡不能太大,六歲到十歲最好。
“你過來。”春蘭指著那個打得頭破血流,但是手中搶著了一塊煎餅的小乞丐。
“見過姑姑。”這個乞兒居然很有禮貌的施了一禮,不過想來也是,能夠讓別人施舍吃食,不懂禮貌怎么行。
“你有父母嗎?”
“沒有,但是有個妹妹。”
“你不怕疼嗎?”
“怕。但是不搶到食物,妹妹就會餓死。”
“想不想跟著我們走?”
“去干什么?”
“打架。”
“能帶著我妹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