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枚細針,就要十錢,不可謂不貴,奶媽心痛的直念叨。
不過劉協可沒管奶娘念叨,讓春蘭取出一百錢,定制了十枚細針。又去賣羽毛的的地方,購買了羽毛。
“小郎君,看漂亮的羽毛,只要一錢一根。”買羽毛的商人看見奶媽和春蘭抱著劉協來到,拿出一把漂亮的羽毛,在劉協眼前晃悠。
劉協冷冷的看了一眼攤點上成困的羽毛,指著一堆白色的羽毛問道:“這種羽毛怎么賣?”
老板看了一眼劉協,愛搭不理的說道:“一錢一捆。”
“買五捆。”劉協說,春蘭取出五錢,交給老板,那老板貪婪的看著春蘭的錢袋,一面幫劉協包好白色羽毛,一面推銷那幾根漂亮的羽毛。
買了羽毛,劉協帶著春蘭和奶媽,在街市上轉悠。這個時候東漢還沒有大亂,老百姓雖然并不富裕,但是生活還是勉強過得下去,街市上人口也比較多,足見洛陽的繁盛。
劉協向春蘭和奶娘打聽到董太后喜歡吃東門口李家糕點鋪做的芙蓉糕,于是三人趕到東門口,購買了幾包芙蓉糕,帶著回到永安宮。
轉了一圈,劉協大約知道永安宮在洛陽的地理位置,讓劉協奇怪的是永安宮居然沒有在皇宮里面,而是在皇宮外面靠近東門的地方。
從東面市場回來,穿過一條街就到了永和里,永安宮的宮門就在永和里北方。
“參見二皇子殿下。”守門的衛士見到劉協,立刻躬身行禮,劉協大聲說了一聲免禮,徑直進了永安宮。
奶媽從小廚房拿來刀具,劉協小心的把小竹截成數段,去掉竹節和彎曲的地方,只保留了小竹中空而直的地方。小小年紀的劉協,想要截斷這些手指粗細的竹子,也是不小的挑戰。
不過旁邊的春蘭和奶媽也不是吃白干飯,很快就領會了劉協的意圖,拿起小刀開始工作起來。
幾根很快就按照劉協的意圖截成了數十節,劉協在這些竹節中選擇了一支最長的,大約一尺五寸。又選擇了一支最短的,大約五寸。
劉協選擇這樣一長一短的竹筒,目的是看看吹針的準頭和有效距離。
選擇出來兩根竹節,劉協讓春蘭和奶媽先把竹青刮掉,然后用羊毛皮打磨光滑,竹節內面,也用裁成條的羊毛皮穿進去打磨光滑。
枯燥的打磨工序,自然不是一個幾個月的孩子能做的,劉協不一會兒就感到困倦了。春蘭和奶娘把劉協帶到寢殿,給劉協洗漱,換上一身干凈的衣服,伺候劉協睡下。
太陽下山的時候,劉協才醒來。其實也不是劉協睡醒了,而是今天的運動量相對大一些,所以餓醒了。
來到這個世界上,劉協好不容易適應了這個世界的飲食規律,這里的人只吃早飯和晚飯,不吃中午飯。
早飯名叫朝食,一般是天亮開始起床做飯,吃了飯后基本上就是太陽高照了。
晚上一般都是天剛開始黑就做飯開始吃,吃完天幾乎黑盡,這樣減少照明的使用。
當然劉協這樣的皇子幾乎不受這些限制,不過劉協認為這種吃飯的節奏是很科學的,早晚幾乎是把一天的時間平均分成二份。
由于節約照明用度,朝食向后挪動,夕食向前挪動,這樣有效的把消耗較大的白天的時間縮短,把消耗較少的夜晚時間延長。
這種朝夕飲食的習慣只是平時才這樣,一般節慶時間,或者待客的時候,是不受這個限制的,往往是整天整天的喝酒吃肉。
劉協鉆出被窩,突然的一陣冷空氣刺激這劉協,劉協不由得打了一個噴嚏。
“不好,二皇子生病了。”春蘭急忙放下手中的活計,跑到劉協的寢殿。見劉協光著身子站在床上,心中大急,急忙把劉協摁進溫暖的被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