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府可以養一些侍衛,不過也不多。按照爵位規定,侯爵只能有二百家仆,除去做家務和伺候的人,真正的軍隊也就不到一百人。”漢靈帝解釋道:“關鍵是現在是和平年代,養這么大兵也沒意義。最主要的是一個縣的賦稅也養不起太多的人。”
對啊,現在是和平時期,黃巾之亂還要幾年呢,這個時候誰會去養兵呢?也許現在的整個大漢朝,也只有劉協知道不久之后就會爆發黃巾之亂吧。
劉協在想,是不是把黃巾之亂說出來,不過轉念一想,恐怕說出來也沒人會信。就比如現在面前的董太后和漢靈帝,給他們說,兩年之后會有一場波及全國的大動亂,他們會信嗎?換到劉協,如果不是前世的史書記載,劉協也不會信。既然如此,誰去建立用不著的軍隊呢?
“侯府的護衛最多可以有多少人呢?”劉協問道。
“這個啊,倒是沒有明確的規定。”漢靈帝想了想:“不過沒事組建軍隊干什么?花錢不說,還引起別人的猜疑。不過協兒可以放心,父皇會派羽林軍保護協兒的。”
劉協看看漢靈帝,知道漢靈帝是誤會了。作為一個一歲多的人離開家里獨立生存,不管哪個家庭都不會放心的,也正是這種思想的影響,漢靈帝也認為劉協是害怕。
只不過劉協不但不是害怕,反而有些興奮。自己在成皋縣發展,只要資金允許,自己可以培養出一支精銳部隊,一旦黃巾之亂爆發,自己以這支部隊為基礎,可以迅速培養出一支大部隊,到時候軍功爵位,甚至要當皇帝也不是不可能的。
當然,這是劉協美好的想法,事實上,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曲折的,如果這么簡單的話,還不知道這個世界上會有多少王侯將相。
“父皇,兒臣還是組建自己的衛隊,長期占用這羽林軍,別人會說的。”劉協說道。
“乖,我兒最乖。”漢靈帝欣慰的看著劉協,要是大兒子劉辯能夠這么懂事就好了:“需要什么就告訴父皇,父皇一定想辦法。”
“兒臣沒有其它要求,就是想衛隊的人數多一點,畢竟兒臣太小,需要更多人照顧。”劉協說道。
“行,王國可以有二千衛隊,就給你一千衛隊的名額。”漢靈帝想了想說道。王國是諸侯王的封地,大小等同與一個郡,一般有二十來個縣,小的也有幾個縣。一個王國的衛隊是二千士兵,而成皋縣只是一個侯國,漢靈帝給了一千士兵的名額,也算是極限了。
“多謝父皇。”劉協說道。
“慢,慢,你們在說什么呢?難不成還真要去封地?”董太后這時候回過味來,這父子二人看樣子是真要去封地:“不,哀家不許。”
“大母,朝堂上的事情,原本后宮就不應該多干涉。況且現在朝堂之上,三公提出要協兒及國,不用說這是皇后在背后挑起的。
雖然提出讓協兒及國的人不多,但是看看當今朝堂,有多少人是站在一旁看熱鬧的,真正的幫著父皇反對讓協兒及國的人,只是很少一部分。
如果大母想爭取更多人的支持,勢必會給這些人一些好處才是,大母現在能拿出什么好處給別人呢?無非就是權力爵位,只不過這樣下去,父皇手中的權力就會越來越小,兒臣怎么能眼睜睜的看著父皇為兒子失去這么多。這是其一。
其二,協兒去封地,也不是沒有好處的,首先可以增加收入,以協兒的聰明才智,讓成皋縣富裕起來應該沒什么大問題。
其三,協兒現在孤身一人,全部靠父皇和大母保護,但是父皇和大母能保護協兒一輩子嗎?所以協兒越早建立自己的衛隊,就越能保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