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前面有一個人。”花過在馬車前面說到。劉協探出腦袋,看到一個人躺在官道旁的樹林里面,看樣子已經躺了許久了。
“花過,去看看吧,小心些。”劉協囑咐道。
花過停下馬車,小心翼翼的走過去,仔細的檢查了一下躺在地上的人,然后抱著那人回到馬車上。
劉協看了看這人,倒是一個士子打扮,身上的包袱里面有幾卷竹簡,可是身體上傷痕不少,離死就差一口氣了。
“春蘭,拿水來。”劉協讓春蘭拿水來,給此人喂下。春蘭取出水壺,緩緩的喂這個士子吃下。馬車緩緩而行,車內大家都沒有說話。大約一個時辰,這個士子慢慢的醒來。
“你們是何人?這是何處?”士子驚奇的向四周看看。
“你是何人?為何倒在樹林里面?若不是我家公子救你,你現在估計已經死了。”春蘭說道。
“哦,小生劉澈,謝過諸位。小生是青州人,今年春汛,大水沖走了村落,小生因外出求學未歸,躲過一劫。
等小生得到消息,趕回家,村子已經不見,只留下一灘淤泥。
無計可施,小生只好來洛陽尋找姑姑。可是姑姑一家,因得罪太監獲罪,慘遭滅門。
小生無計可施,只好回鄉,哪知道走到此處,遇到賊匪,搶去了錢貨,還把小生打傷。小生又累又餓,暈倒在樹林。”劉澈說道。
“劉徹?”劉協說道,這時候雖然不是明清時期,一定要避諱,但是使用前世皇帝的名字,多少還是有些不敬之意。
“不是武帝那個徹,是清澈的澈。”
“哦,不知道劉兄有何打算?”
“還能有什么打算,投親無靠,父母雙亡,唯有找個大戶人家,幫忙抄抄寫寫而已。”
劉澈倒是實在。剛才劉協看了一下他的書籍,就是幾卷論語。自從漢武帝獨尊儒術以來,論語幾乎就是大漢朝幼子啟蒙書籍,只要是學子,必須學十二卷論語。
這個劉澈只學了七卷論語,按理說還在啟蒙階段。不過人倒是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本事,只是找個抄抄寫寫的營生。
“哦,董候劉協聽說過吧?”
“就是在除夕之夜對出春滿乾坤福滿園的二皇子協?”
“正是。”
“草民見過二皇子殿下。”劉澈重新施禮。
“這倒不用,本候此去成睪縣,身邊恰好缺一個抄抄寫寫的人,本候給你每月五百錢的月錢,你可愿意?”
“殿下救命之恩,自當相報,月錢就不用了。”
“要的,要的。春蘭,取五百錢交給劉澈,先置辦一些需要的東西。至于劉澈什么時候想走,只需告訴本候一聲即可。”
“多謝殿下,趕車的大哥,請停一下。”
“劉澈,你這是干什么?”
“殿下,澈既然歸屬于殿下,自當謹守本分,澈是一個男子,自然不能同東家和女眷一起,坐在車里,澈還是下車行走。”
“如此,你就與花過坐前面吧。”
“好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