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選人,選護衛,有射箭、使刀、使槍,有些武藝的,都可以來。”劉澈喊道,可是流民中一個人都沒站起來。劉澈有喊了一遍,還是沒人。
“好了,既然沒有會武藝的,那就靠力氣。”
這時候花過從后院提來一個大鼎,然后在里面裝滿水:“大家看到沒,愿意在侯府做家丁的,就來舉鼎,如果能夠舉起,那就算過關。侯府只招十個護衛,大家珍惜機會。”
“俺來。”一個膀大腰圓的漢子走出來,如果不是臉上有菜色,劉協根本不相信此人是流民。大漢雙手抓住大鼎,使出吃奶的力氣,可是大鼎一動不動。
一起走出來的人,看到大漢無法舉起鼎,有兩個不相信的試試,可是大鼎也是一動不動。
就在這時,門外響起車輪聲,奶媽進來報告,新買的糧食到了。劉協在春蘭的耳邊說了幾句,春蘭下去告訴劉澈。
“好,侯爺說了,舉不起大鼎沒關系,去門外扛糧食,扛得最多的十個進入侯府。”
劉澈的話還沒說完,一眾參選的漢子就跑出去扛糧食去了。膀大腰圓的漢子倒是不客氣,第一個跑到大車前面,讓人給他加了四袋糧食,扛著糧食,一步一步的走到院子里面。
劉澈急忙讓他把糧食放下,站在四袋糧食后面。
一袋糧食是一石,四袋糧食是四石。
按照大漢朝的計量單位,這樣袋裝的糧食一石是一百二十斤,四石就是四百八十斤。
按照后世的計量單位,四石糧食是一百二十公斤,能夠扛起一百二十公斤的,也是力大之人。
這個大漢扛起來一點都不吃力,好像經常干這種事情似的,看樣子也是干苦力活的人。
大漢把四袋糧食放在地上,洋洋得意的看著旁邊,因為旁邊的人都沒有扛四袋糧食的人。
這個時候,誰還講究,能夠多扛一些,搶到護衛的名額才是真。
每天管飽,三天有一頓肉吃,每月最少有一百錢的月俸,這種待遇不算差。
關鍵是干好了,有可能更多,剛才的那個邋遢的呂浣不是就一下子那五百錢一個月嗎?
劉澈數著人數,能夠歪歪倒倒把三袋糧食搬到院子里面的人只有九個,但是能夠搬兩袋糧食的人就特別多。
這下劉澈犯難了,侯爺要招十個人,現在有九人出線,剩下一人就不好選,不管選誰,其他人都有意見。
就在劉澈犯難的時候,春蘭在上面說到:“侯爺說了,這次就先選九個,花過,把那個能扛四袋的人帶上來,侯爺要見他。”
“遵命。”花過走過去,拉著大漢向前走,這個人與剛才不同,能扛四袋糧食,力氣不小,要是突然發難,劉協這種小孩還真無法躲避。花過明白,春蘭明白,劉協當然也明白。
“說吧,你叫什么名字。”春蘭代替劉協問道。
“俺姓牛,沒有名字,因為力氣大,他們都叫我大力。”大漢說道。
“你是哪兒的?”
“俺是涿州的。”
“涿州為什么到了成睪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