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之前購買糧食的大戶,開始出售糧食。”呂浣對市場最敏感,第一時間就發現大戶們開始出售糧食。
“哦,把糧價再調低十錢。”劉協說道。
“殿下,現在的糧價已經降到去年同期以下了,不能再降了。”劉澈急忙說道。
“呵呵,呂浣,你告訴他們。”劉協笑道。
商戰,在前世劉協雖然沒經歷過,但是卻是聽過不少。既然尹秀挑起了商戰,劉協自然要迎戰了。
“遵命。”呂浣清清嗓子,緩緩的說道:“現在已經不是糧價的問題了,而是侯爺與尹秀之間的勝負問題,侯爺現在收手,等于把大好的局面丟掉。如果繼續降價,成皋縣各大家族勢必內亂,大量的糧食流入市場,糧價再度下滑,而各大家族的資產再次縮水,這是侯爺在成皋縣立威的絕好時機。從老百姓的角度來說,老百姓前段時間高價購糧,現在低價購糧,這才公平······”
“只是······”劉澈根本不理解這些,好一個迂夫子。
“殿下,奴才建議,可聯絡周邊賊匪,防止糧食外流。”呂浣不愧是商人,心狠手辣,只不過聯絡賊匪之事,不是劉協愿意做的。
“不用聯絡賊匪,成皋縣糧價飛漲之事,洛陽肯定知道。我們要阻止糧食外流,就光明正大的,從三個村堡里面挑選一些人手,由縣卒帶隊,在成皋縣的邊境設卡檢查,但凡往外面運糧食者,以擾亂市場秩序,挑起事端之罪,抓進大牢。”
“對啊,殿下高明,成皋縣糧價飛漲,控制糧食理所當然。”呂浣說道。
“你去告訴李晶,這件事就交給李晶負責。”劉協說道。
“遵命。”呂浣高興的離去。
******
成皋縣內,山東諸王運來的糧食陸續抵達,無數的糧食堆在成皋縣的大小庫房,就連各個鄉鎮的小市場,都是糧多為患。
糧價一路下滑,黍粟的價格已經低于豐年秋收時節,每石糧食只賣四十錢。麥則更低,每石麥只賣二十錢。至于豆類,完全就沒人購買。
漢朝大戶剝削老百姓的重要手段的就是控制糧價,秋收時節,老百姓賣糧交稅的時候,糧價下滑,粟黍只賣六十錢。而青黃不接的時候,糧價上升到一百二十錢。
今年不同,前幾天糧價一路飆升,最高達到三百錢。成皋縣的大戶人家在那時候大量收購糧食,平均糧價幾乎在二百五十錢。
因為尹秀的關系,這些大戶把所有資金都壓在糧食上。
可是現在,成皋縣的糧價才四十錢,無形之中,這些大戶人家的資產就縮水八成。
對于做出購買糧食這個決定的家主來說,這個時候面臨的是族人們的質疑和猜度,甚至有些家族已經發生暴亂,毆打族長的事情此起彼伏。
新上任的族長,自然要想辦法減少家族的損失。可是減少損失的辦法只有一條,那就是把糧食賣出去。
可是侯府和縣里已經在各條大路設卡,誰要是往外運糧食,誰就是故意擾亂成皋縣市場,當場就會被抓進大牢。
過去當做珍寶的糧食,這個時候可是一個個燙手的山芋,就連賣柴火的樵夫都不收糧食。沒有柴火,這些大戶人家總不至于吃生的吧。
“低頭吧,今天的粟已經降到三十七錢一石了,麥降到十九錢一石了,如果再降下去,我們全族都得和西北風了。”
一個族老站在尹秀面前,做最后的勸說,就算尹秀不同意賣糧,這個族老也會把自家的糧食出售的。